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93章:晝來夜去(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1762更新時間:2019-01-29 00:22:03

    通常“弱國出強將,強國無名將”並不是沒有道理。

    弱國想要以弱勝強,那自然是統軍將領要有高超的能力,甚至是國家要進行“造神”運動,哪怕是沒有名將也會吹噓出名將來,那是為了帶動軍心士氣。一般情況下以弱勝強也的確是會得到崇拜,要真的有誰能打幾場出色的戰役,名將的頭冠本人不願意伸手也絕對有人主動將其戴上。

    強國並不是出不了名將,就是強國給名將出現的空間真的要比弱國少很多。那是強國本身就那麽強,方方麵麵領先於弱國的情況下,強國很少會出現以弱擊強的戰爭,基本都是以強盛的軍力布置在戰場,贏了是理所當然,輸了才叫丟人。

    毫無誇張的講,隻有弱國一方才需要千方百計地使用任何手段來獲取戰爭的勝利,那是因為不使用手段就真的無法取勝。強國會講究穩重,能夠依靠絕對的實力平推就不會給自己憑空添加不可知的因素,畢竟任何一個計謀其實都是帶著風險,絕絕對對不存在一定成功的計謀。

    徐正在這一場戰爭中不是沒有韜略,像是用本部主力吸引晉軍的最大注意力,外圍戰場的幾支兵馬去攻城掠地,其實就是謀略的一部分。

    從某一方麵來講,要對比徐正與謝石定位的話,徐正是將目光放在了戰場全局,謝石隻是將目光盯在淮水主戰場,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徐正的眼界之所以高,不是他在才能上麵生勝於謝石,是漢國的整體環境所致。就好像曾經的三國時期,出身中原的那些人著眼的是再次一統下,出身於南方的人隻是想要進行割據,一開始的眼界就決定了戰爭的走向,眼界決定了奮鬥的終極目標,後麵也的確是給中原的諸侯將下再次一統。

    漢國不需要什麽製造名將的活動,從上到下都不需要,不應該出現一人帶動全軍的氛圍和空間,展現出集體的強大才是主流,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實際上是劉彥在做預防。

    任何一個可以讓名將來影響軍心士氣的國家,名將的存在對於國家是一種實打實的威脅,且不談割據的可能性會無限大,君王也必然忌憚名將的存在。需要來思考的是,名將死了之後,國家還打不打仗了?

    從清晨爆發的戰事哪怕是到了中午的午餐時間都沒有停止,雙方各有損失之下,戰場左右兩翼一直是僵持狀態,中心部位則是在拉回的拉伸。

    “鷹楊軍府已經完全折進去,建威軍府和楊武軍府折損大半,威厲、威寇、威虜、威戎等軍府亦是各自折損超過一成。”孫綽的整個臉都快扭曲了,他努力讓自己的嘴唇不哆嗦,問道:“是不是將建威軍府和楊武軍府撤下,餘部也是稍微進行休整?”

    東晉朝廷的軍製很多都是繼承自曹魏時期,又因為是世家分治的情況會稍微有些不同。軍府其實就是幕府之下的一個單位,就好像是楊隋時期的“衛”與“折衝府”之間的區分。

    謝石現在是東晉朝廷的征北大都督,以都督的官職建立征北幕府,其下的軍隊會有各個大大的軍府,例如劉建的鷹楊軍府就是一萬人的建製,那些“威”級別的軍府則是隻有三千人的滿編編製。

    東晉朝廷目前是延續西晉朝廷的軍隊編製,“四征將軍”位次於三公,隨後是“四鎮將軍”,其後還有中軍將軍、鎮軍將軍、撫軍將軍這三個與四鎮同一品階的將銜。往下就是“四安將軍”,另有“四平將軍”,正品的將軍號是到了前、後、左、右四名將軍結束。

    到了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以下,為了一些文官可以堂而皇之的指揮軍隊又安置了征虜將軍、冠軍將軍、輔國將軍、龍驤將軍等號,不過後麵這些一般是被視為雜號將軍。所謂雜號就是隻有將軍的職位,沒有軍隊編製。

    建威將軍、振威將軍、奮威將軍、廣威將軍、振武將軍、奮武將軍、楊武將軍、廣武將軍是被排在東、西、南、北、中等中郎將之下,它們卻是有實際編製的將軍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