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29章:劉彥在西南半島畫圈(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1986更新時間:2019-01-29 00:22:10

    由於生產力低下,一個國家的消耗又太多太大,冷兵器時代很少有國家可以在非戰時養太多不事生產的士兵,基本上就是開戰的時候才會逐步進行征召。

    劉彥要保持二十萬不事生產的常備軍,實際上已經是漢國可以負擔的極限,再多很可能就養不活了,而這個還是有係統的幫助之下。

    二十萬軍力,要是臨時征召的青壯為兵,數量雖多卻也隻是那樣。如果二十萬的軍力是常年除了訓練不幹別的,這個數量的軍隊橫掃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有太大的難題。

    修生養息上幾年,將二十萬常備軍進行係統化和正規化的訓練,期間再搭配拉上陣廝殺,一支真正意義上的精銳肯定是會誕生,劉彥就能夠走下一步棋了。

    對了,二十萬的常備軍並沒有算上係統部隊,不過因為國力消耗太大的關係,劉彥“召喚”出來的有大半都是用於生產,係統部隊實際上從來都沒有超過四萬這個數量。

    沒有錯的,漢國的消耗一直挺大,是從糧秣到各項資源,要不是劉彥有係統這個金手指,完全無法支撐下來。

    支撐了幾年,早期的消耗和平時的生產基本上已經快要沒了,那就是劉彥為什麽會同意國家開始修生養息,要不然以他的個性還是會選擇繼續大肆開戰。

    曾經管理過全國民政的桑虞,他對國家儲備是個什麽狀況比任何人都清楚,糧秣的儲存已經到了警戒線,相反是各種軍需器械堆積如山。

    “……之所以還會有規模的戰事,除開北麵繼續與石羯和慕容鮮卑交戰之外,入侵西南半島也勢在必行。”劉彥才不會忘記西南半島是一個優良的糧食產地:“庾氏要入侵林邑,他們就是大漢向西南半島進軍的先鋒。”

    之前,東晉朝廷不止一次向林邑國或是扶南國購糧,僅僅是用少量的銅錢就可以從兩國購買大量的糧食。

    西南半島的氣候對於植物的生長非常有利,那裏的人依然過著刀耕火種……錯了,是簡單地胡亂丟種子,或是幹脆不丟種子,反正就是靠老的賞賜在生活,偏偏不事生產還餓不死,稍微努力點就能有誇張產出。

    可以從西南半島的兩個國家進購糧食,是東晉朝廷很少缺糧的原因之一。有鑒於西南半島的氣候對產糧有益,東晉朝廷無力北上之後是朝西南方向進行擴張,他們走得比曾經的西漢和東漢更遠,都差點打到印度洋的海岸線了。

    到了庾氏向外開拓的事,庾翼剛剛還進行了重新的商議,也就是之前談的都作廢,雖然還是作為諸侯,可是庾氏打下的土地依然歸屬中樞管理。

    劉彥還沒有給予庾翼正式回複,但卻是思考了不少。話題牽扯到西南半島,他就將初步的想法給稍微提出來了一些。

    “啊?各家都能購置海船出海,可以一家單獨探索,也能多家聯合?”

    “探索到的地皮,可以限製時日跑馬圈地,領地之內的資源多少年之內歸於家族所有,過了時限由國家回購?”

    “不限於西南半島,海上若是有發現,也是這般?”

    能夠過來謁見劉彥的人身份都不低,哪怕是之前沒有家族,早晚也是會發展一個家族出來。家族想要發展起來需要資源,越是強大的家族用到的資源就更多,注定是會侵蝕國家的國力,形成一批一批的國家蛀蟲。

    使自己的家庭更好更強是所有物種的性,劉彥無法也不可能去阻止。他從曆史上見證過華夏大地的興衰,曆朝曆代無不是國家蛀蟲太多,不是將國家侵蝕得千方百孔,就是搞得民不聊生。

    發展家族需要用到資源,偏偏華夏大地的各家族都是對內剝削,壓根就沒有過掠奪境外資源來發展的例子,劉彥希望這個現象到自己這一代結束,是到外麵去尋找資源,不是隻會剝削國境內。

    以單一家族或是多個家族聯合向外掠奪,北方這種模式很難搞定,畢竟千百年以來北方都是凶悍的胡人占據,國家力量尚且很多時候都是采取守勢,民間又怎麽有足夠的力量去對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