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33章:化外蠻夷(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2096更新時間:2019-01-29 00:22:11

    漢國還沒有統一舊山河,暫時稱不得“大漢”二字。

    不過,漢國的藩屬國其實並不少,東亞以東有一個算一個,不管是國家還是地方勢力,皆算是漢國的藩屬。

    東亞的國家和地方勢力會爭先恐後成為漢國藩屬與慕容燕國有絕大關聯。在慕容燕國還隻是慕容鮮卑的時候,他們從來沒有停止向周邊擴張的腳步,等待建國之後更是逮住一個打一個,迫使慕容燕國周邊的國家和地方勢力缺乏足夠的安全感。

    沒有安全感的國家不是被迫屈從於敵對國家,就是會想著找一個強國依靠,背靠強國來抵抗敵對國家。

    漢國的出現讓東亞那些國家看到了抵抗慕容燕國的希望,漢軍出現在東亞以及半島的時間也太恰當了一些,舉起圍攻慕容鮮卑的大旗自然是從者雲集。

    高句麗還不是那個“拳打北海幼兒園,腳踢南山敬老院”的東亞一霸。當今年代的高句麗時常被周邊的國家逮住就是一陣欺負,打不過正在雄起的慕容燕國也就不了,麵對百濟也是敗多勝少,隻有欺負新羅的時候能夠找到一絲身為強者的樂趣。

    百濟在如今才是半島一霸,邊上原先有伽揶這個仆從國,過海的倭列島有一票弟,時常是呼朋喚友搞事情,北邊能夠壓製高句麗,東麵可以輕易欺負新羅,可惜的是碰上了漢軍向東北擴張,要不然至少能夠輝煌個數十年。

    高句麗、百濟、新羅以及倭列島上麵的國家,他們現在統一尾附在漢國羽翼之下,由漢軍為主導來與慕容鮮卑不斷交戰。

    與慕容鮮卑交戰的聯合陣線中,漢軍從來都是少數在領導多數,排行老二的是百濟而不是高句麗。

    百濟之所以是老二的原因相對複雜。這是一個處於奴隸社會中的國家,而國家還不如是部落聯盟。國家之中的民族成分很多很雜,主要人種為扶餘人,第二大人口為倭人,漢家苗裔在這個國家的人口不多卻是位列第三,三韓隻能算是最底層的奴隸。

    曆史上,應該直至高句麗崛起,百濟在東亞才算是沒落,高句麗就是壓下了百濟才成為東亞一霸。而高句麗之所以能夠崛起,是倭列島上一個叫大和的國家崛起。這個叫大和的國家橫掃百濟在倭列島上的眾多弟,使百濟先在支援那些弟中耗費國力,後麵又使百濟失去外援才被高句麗壓製。

    一直是到李唐的建立,唐軍征戰高句麗時,第一個想要聯合的對象是百濟。那是因為盡管百濟衰敗,可是百濟與倭列島依然有著很深的淵源,大和雖然是滅掉了百濟的眾多弟,但是大和的外交策略是交好百濟。百濟是有和李唐聯盟,但是百濟聯盟誠意不足,後麵新羅抓住機會在暗中使壞,百濟就在李唐和新羅的聯盟中被滅掉。

    遼東以及半島的戰爭已經打了數年,漢軍在那邊的兵力壓根從來就沒有超過五萬這個數字,主要的駐軍地區還是漢國在遼東的疆土。

    實際上,漢國與慕容鮮卑並沒有進行過真正意義上的大碰撞,是糾集了一幫仆從軍拖拖拉拉打了數年。與慕容燕軍的交戰中,漢軍的損失並沒有多少,倒是各個藩屬國的仆從軍損失頗大,尤其是高句麗軍的損失最多。

    遼東的主要戰場是在高句麗邊境,有時候甚至是爆發在高句麗國境之內,盡管高句麗一直憤恨漢軍不太出力,可是被侵略的是高句麗,導致高句麗哪怕再憤怒和有怨言也隻能忍著。

    “弱者的憤怒什麽的,從來都是笑話。”伏偉滿臉不屑地:“沒有大漢的幫忙,高句麗根本擋不住慕容鮮卑。”

    南下艦隊在夷州僅是停靠了兩,第三的中午就起錨開拔,下一個目的地是朱崖洲(海南島)。

    “大漢消耗那些藩屬的作為太明顯了,不止是高句麗有怨言吧?”庾方之帶著十足的好奇:“難道百濟、新羅等等國家就沒有感到兔死狗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