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93章:黃沙百戰覓封侯(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2218更新時間:2019-01-29 00:22:27

    “王上已經將屯駐柔然山的禁衛軍劃入本人建製之下!”

    此時此刻,謝安除了興奮之外,無有其他。

    禁衛軍是漢國所有軍隊中公認的最強,還有著一些令人無法理解的神秘,他們從元朔三年開始有點沉寂,是在元朔五年才又開始發威,深入草原一戰輕易擊破諸王聯軍,更是連續橫掃迫使拓跋代國前往慕容燕國尋求庇護。

    謝安之前有得到一些消息,是關於柔然山的禁衛軍會再次向東,配合冀州以及遼東的友軍,從後翼進攻慕容燕國,雖然是上書做了請求,但是並沒有抱多少希望。

    是的,柔然山的漢軍可以從慕容燕國後方展開攻勢,理所當然也能從張氏涼國的後方發起進攻,等於是懸在慕容燕國以及張氏涼國頭頂上的一把利劍。

    “王上再次前往涿縣,對燕國的攻擊已經進入最後準備階段。”謝安滿是感慨地:“恰恰是因為如此,張祚以及張錫才會那麽放心將舉國之兵聚攏來金城黃河一線。”

    劉彥要親征慕容燕國,任誰想來都會是漢國的重中之重,那麽肯定是會被人認為要調配絕對的精銳前去聽命,禁衛軍又是漢國的絕對精銳,還是劉彥絕對的親軍,難道就不應該調過去?

    之前謝安是這麽想的,恐怕張氏涼國以及慕容燕國都是這種思路,導致的是張氏涼國僅在後方留了一下守備部隊,慕容燕國卻調集重兵去自己的北部駐防。

    “連我們都會那麽想,張祚以及張錫判斷失誤也是正常。”袁喬盯著山川輿圖看了有一會,比較突然地問:“將主要如何安排禁衛軍?”

    他們要渡過黃河要看水流情況,最適合的時間點應該是在夏季中旬,那麽就是還有將近四個月的時間。

    金城是一座堅城,隻用四個月恐怕是無法攻克,南岸的漢軍哪怕是到了能渡河,爭取的也隻是將兩支騎兵軍運過去,步兵軍肯定是要留下。

    謝安一直在向中樞極力請求增兵,中樞那邊很是給麵子,不但將柔然山的禁衛軍劃撥過來,原屬於驃騎將軍幕府的兩個步兵軍和八萬郡縣兵也被抽調過來,等於是謝安手中有了兩個騎兵軍、三個步兵軍、四萬禁衛軍、十一萬郡縣兵。

    用三個常備步兵軍和十一萬郡縣兵來對金城圍而不強攻,再留下少數的騎兵作為策應,謝安很有理由相信金城的守軍哪怕出城而戰也會敗退而回。

    “金城並不需要強攻。”謝安有自己的理念,道:“大漢隻為滅亡涼國,隻要擊敗張祚以及張錫的主力,攻克姑臧等郡縣,處於前沿的金城隻能不戰而降。”

    明知道是一座堅城,強攻起來肯定是要死傷慘重,在並不一定需要強攻的前提下,就是耗費大量部隊圍住,最後迫使守軍不戰而降,也好過付出重大的傷亡拿下來,很多人的看法與謝安是相同。

    “夏季上旬,禁衛軍出柔然山南下。涼國的重兵皆是在黃河北岸,可以猜測後背哪怕是有駐防也是不多。”謝安扭頭看了看後方,那裏的空激射著一波又一波的箭矢。他笑著:“禁衛軍行動迅速,突防能力極強,等待張祚以及張錫發現禁衛軍逼近姑臧,必定會自亂陣腳。”

    “……介時我們可借由抵達的艦隊,將南岸的大軍快速輸送過河。”袁喬在不斷點著頭:“那邊先做出攻擊金城的動作,使敵軍認為我們對金城勢在必得。”

    軍事的行動方案會有很多種,一般情況下是采取全線的平推作戰方式,為的就是防止後方留下敵軍造成麻煩,比如襲擊補給線。

    漢軍對補給線的需求並不是太高,老早就一直是使用穿插作戰方式,總是在局部突防之後再行四處出擊,往往是能夠從內部就將敵軍的陣線攪亂,隨後再執行夾擊。

    桓溫率軍在長江以南作戰,就是慣用穿插滲透的方式,僅僅是耗費了一年半的時間就將各州郡納入漢國統治之下,隨後是忙碌著清洗依然負隅頑抗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