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11章:滅燕之戰(三)【謝九龍城嶸五萬打賞】(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2226更新時間:2019-01-29 00:22:31

    漢國是計劃用三個月的時間來滅亡慕容燕國,采取的方案是三路作為主攻,有利用內陸連接出海口水係的幾個附屬配套方案。

    丘水戰場僅是三個主攻路線中的其中一路,要特殊也僅是多了劉彥親自坐鎮,並不代表真正的主戰場是在這邊。

    燕國戰場已經開打的是兩個,東線戰場目前維持的是僵持現狀,西線戰場卻是多個附屬國大敗之後迫使呂泰戰術性後撤。總的來,以兩線戰場的狀況判定,漢國對慕容燕國的戰爭並不是占優趨勢,相反還有一些推進不力的樣子。

    “事實證明因為王上的坐鎮就吸引了二十萬左右的敵軍。”紀昌是一副覺得理所當然的樣子:“慕容一族最能打的戰將亦是身在東線。”

    慕容燕國的東線戰場是圍繞著幾乎整個右北平郡來進行布置,光是漢軍的鋒頭位置就擺下了接近十萬,依靠各種山川地勢之險設立防線,漢軍可能進攻路線上的各處城池也是一再加固。

    陸地上的防線可以依靠人力來積累,對於慕容格來講最頭疼的是整條海岸線,自然還有那些可以通航的水係。

    慕容格每都會接到很多戰報,無不是哪一條水係的哪個地方有漢軍登陸,又是漢軍攻擊了哪裏,什麽地方被消滅多少和取得多少戰果,類似的戰報多到匯集起來都能堆成一堆。

    就渤海的海岸線吧?漫長到足有上千裏的海岸線讓慕容格想防禦沒有足夠的兵力,就是擺下部隊漢軍來不來又是一個大問題,某個駐地的駐軍在接到哪處有漢軍登陸的消息,沒等這一處的駐軍抵達漢軍早就撤退,那些海岸線的駐軍疲於奔命還是事,等踏入太多的陷阱被埋伏的次數多了,損失到一定程度之後,慕容格趕緊就撤了個幹淨。

    慕容格沒辦法不撤啊,他手裏的兵力不少,需要防禦的地方卻太多,沿海需要轉移的大多數轉移了,留下的僅是少數,完全處於被動就真的該撤了。

    設置陷阱和埋下伏兵當然雙方都能做,可慕容燕軍是防禦的那一方,隻有猜對漢軍會在什麽地方登陸才有布置的基礎。而漢軍是作為擁有主動權的那一方,行動沒有固定的軌跡,又沒有太過深入,作為有主動權的一方當然是占了老大的便宜。

    除了丘水之外讓慕容格最頭疼也是最重視的莫過於濡水,他手頭的兵力大多是布置在丘水防線,濡水則是處於後方,等於是他們被丘水和濡水從兩個方向給夾在中間。

    “有鑒於此,慕容格肯定時時刻刻處於擔憂斷掉後路。”徐正就指著令支城的位置:“敵軍在這裏屯下重兵,從去年年初就一直在加固城防。”

    令支城從一開始就是慕容燕國在東麵的軍事重鎮,它就在濡水的濡水的東岸,特別開辟了一條連接城內的水渠,漢軍有嚐試過利用水渠進行攻擊,得到的回饋是那一麵城牆被布置了大量的床弩。

    “除了床弩,他們還別出心裁地構建了四條水閘防線,每一道都有突然的塹道。”徐正是真的佩服那些奇思妙想,所的塹道就是類似於瀑布的突然騰空:“因此哪怕是有舟船突擊進去,遭遇塹道也是造成翻覆。”

    慕容燕國是有製造床弩的技術,技術含量比東晉朝廷那邊稍微差了一些,不但是單射床弩有了,連帶三射床弩也有,大多是用來布置城防,似乎慕容格也帶了一些過來,被布置在丘水東岸的一些山頭城寨?

    一群人正在商議,卻有人在軍帳外麵高聲求見。

    來人是向劉彥匯報前線情況,是慕容燕軍再次放火,這一次燒的是之前沒有被波及到了森林。

    “……”劉彥一瞬間就猜到關鍵,眯著眼睛道:“一次大火讓我們撤回西岸並浪費了十三,慕容格這是嚐到甜頭了。”

    現在的歲月,大多數區域沒有經過開發,是保持著一片綠意盎然的風貌,隨處都能看到成片的樹林,中原是如此,幽州會稍微更加嚴重一些,畢竟自古以來幽州的人煙就遠比中原稀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