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31章:莊子之說《胠篋》(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1970更新時間:2019-01-29 00:22:36

    劉彥在建康僅是待了半個月,隨後就是往荊州而去。

    荊州是國家未來的糧倉之一,身為君王想要進行開發哪能不親自看看?劉彥是走陸路,出建康走廬江郡一線,花了十六才抵達江夏,特地選擇呂議家入住。

    巡視期間沒有發生什麽特別的事情,為此劉彥多次誇獎桓溫在南方幹得非常不錯。

    君王巡視剛剛攻克沒幾年的地區,要是發生刺殺真不是什麽意外的事情,劉彥所知道的是不但沒有發生刺殺,亦是沒有發現誰在布置刺殺,誇獎桓溫是鼓勵,更清楚那是因為在建康表態帶來的效果。

    必須留下一線餘地給南方人,要是限製他們參與治理國家,覺得沒有了前途的一些人肯定是要發瘋,和劉彥玩命僅會是手段之一,再來就該是徹底搞亂長江以南。

    對於漢國來講長江以南亂不得,那就是明知道劉彥要開始在南方選才,政治力量顯得很強大的北方各集團明明不喜歡卻沒有搗亂的原因。

    劉彥不希望出現地域排斥,不管是北方還是南方都是國家的一份子,不能使哪個區域的人更得勢,同樣不能讓某個區域的人絕望,講的就是誰都國家有用的一視同仁。

    江夏是呂議一家子的祖地,曾經呂氏一家子是怎麽樣已經成為曆史,因為呂議現在是漢國的九卿之一,毫無疑問必然成為江夏的驕傲,想要依附的人無法計數,威望也必然很大。

    某個家族在某個地方威望過高並不是統治者希望看到的,可是無論哪個統治者都無法避免或是根絕類似的現象,不但在古代是這樣,甚至可以隻要還存在社會都不會改變。

    既然統治者辦不到誰成為某個地方的象征,那就讓自己人去獲得威望,好過一些不是自己人的勢力填補空白,呂議在江夏郡是如此,桑虞在魏郡是如此,蔡優在東牟郡是如此,等等的一些人都是這樣。

    江夏郡是一個曆史很悠久的地方,城池可能是建了又再挪動,漫長的歲月也會有過無數的興衰,唯一不變的就是山還是那山,水還是那水。

    江夏郡現在沒有江夏城,江夏城是毀於什麽時候沒人知道,現如今的江夏郡首府是安陸,而安陸就坐落在溳水邊上。

    呂議的祖籍是在江夏郡,更詳細的一些的是在夏口。而夏口是位於長江邊上,與之隔江相望的是武1昌郡地界,東北邊則是汝南郡。

    荊州非常大,擁有十八個郡,劉彥看了地圖的直觀印象是涵蓋現代的湖1北和湖1南,甚至是江1西和廣1西1壯11族1自1治1區都有部分是被包含進去。

    如果劉彥沒有眼瞎的話,江夏郡其實是算作湖1北地界,要算作湖1南地界該是從南平郡以南開始算。

    滿清是怎麽將湖1南建設成為一個高產量的產糧區?對此劉彥沒有相關的印象,他需要讓荊州成為一個產糧地,具體該怎麽來開發是眾臣工的事。

    “需得前去洞庭湖觀察。”蔡優的理解是,想要發展產糧區肯定與水源脫不開關係,考慮怎麽讓洞庭湖成為灌溉係統的一部分是關鍵。他又指著荊州境內的眾多水係,道:“此地水道與之淮南郡相當。”

    淮南郡原先也是一個產糧區,包括周邊的汝陰郡、潁川郡和廬江郡從春秋戰國時期就有經過開發,就是漫長的歲月變遷改變了太多,尤其是以東漢末年的諸侯戰亂對各種人工建設破壞尤其大。

    劉彥仔細在地圖看了很久,他發現竟然沒有看到標注為雲夢澤的地方,一問才知道因為長江改道雲夢澤消失,夏口原本是位於雲夢澤東側,雲夢澤沒有消失之前就距離不遠。

    洞庭湖是在汝南郡東南方,與夏口的距離是四百餘裏,兩地之間並沒有成熟的交通線,走長江水道也不保證每個河段都能行船,劉彥想要在秋季之前抵達關中,自然沒有那麽多的時間。再則是,哪怕劉彥的時間足夠也不能那麽折騰,要不然折騰出意外誰負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