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57章:無主寶庫(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2584更新時間:2019-01-29 00:22:42

    通往阿三的海上航線隨著海峽被發現似乎真的是打開了通道?可很多事情並不顯得那麽簡單!

    海上的航行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尤其是沒有進行完整的勘探之前,任何的航線都是存在巨大的風險,就是在勘探完畢之後也並非百分百的安全,誰都不曉得在航行時會遇上什麽事。

    甭管之前有哪個朝代已經進行過航海,新生的漢國馳騁大海也就是幾年間的事情,雖是培養起了大批的海員,但他們更多的時候是在近海航行,航線至多也就是數千海裏,真就沒有出過深海。

    劉彥對馬六甲的情況並不熟悉,印象中是一個遍處海島的地方。

    一個海域,但凡是海島的數量極多,就代表著那裏的水域簡單不到哪去,海礁什麽的並不是最大的障礙,是有海島的地方海床吃水普遍不深,漲潮時可以容納吃水十米的船隻航行,退潮後卻是吃水兩三米的船隻都能擱淺。

    靠近海岸線的大海用一個術語來稱呼就是海軍以可航行時長來區分,能夠進行中、遠海洋航行的被稱呼為藍水海軍,隻能航行不遠的海軍就是褐水海軍,另外還有內河海軍和綠水海軍兩種。

    漢國目前的各自艦隊充其量也就是褐水海軍,活動範圍基本是靠近大陸,跑得最遠的是到馬六甲區域,不過那也隻是在南1海逛遊。

    過了海峽就是阿三海峽,需要在藍水海洋進行航行,一直是到阿三東南部都是藍水海洋。

    起來,阿三的東南部和中南部然良港真的不要太多,並且那一片海域都是屬於深海區,可不像絕大多數大陸架那種平緩的海床,壓根就是出了大陸架就直接是深海。

    海雖然都是海,問題是不但深淺不一,各處海域的海況也各有不同,比較簡單一點的區分,有些海域會相對風平浪靜,有些海域都是一個最普通的浪都能卷個五米以上的高度。

    “南1海遠比我們想象中更加複雜。”蔡優還是有充分的話語權,誰讓他的職權牽扯到山川資源:“交趾中南區域的外海,經常會出現暴風季節,哪怕是我們最大的船隻,都有被風浪掀翻的事例。”

    以目前漢國的造船水平,能夠造出長度七十六米、寬度二十五米、不算船桅高十二米的船隻。這種船隻吃水深七米,處於水平麵五米,分為五層結構,隻不過其中的三層是在水平麵之下。

    漢國的造船工藝是繼承於諸夏文明,屬於福船類型,也就是那種梭形船頭,卻有一個胖胖的船尾,整體看上去會顯得相對腫大。

    當然了,源於劉彥可以“召喚”戰船的關係,再加上造船工藝也不成熟,漢國造船就是奔著民用而去,利用最多的卻是先秦的技術。

    始皇帝為了長生不死好幾次大規模打造過船隻,也真的有艦隊出海航行並順利返航的成功。

    秦帝國的工藝和海量知識是被放火和搶劫狂魔項羽搗毀和掠奪,比方流水線工藝傳聞就是被項羽搞沒了,連帶這位放火狂魔還燒掉了大量的典籍,一些文獻以及工藝文本都被燒掉,倒是他掠奪而出的一些東西流傳了下來,卻是被民間瓜分,並沒有落到漢帝國手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