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61章:和平還是戰爭?(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1862更新時間:2019-01-29 00:22:43

    絲綢之路是世界上延續最久,創造財富最多的商路,並且還不需要加上個“之一”。它是分為陸地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路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自然是在中原王朝,一般是走河西走廊進西域,可以是出陽關或是玉門關,中原的商人一般到西域的烏孫就算是很遠了,他們會將貨物在這裏進行販賣,由西域人轉手賣給中亞的一些國家。

    中亞的那些國家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是在充當“倒手”的角色,他們獲得了中原王朝優質的商品,有一些是本地進行消化,更多有價值的貨物,比如絲綢這種東方獨有產物,是轉手翻上數倍乃至於是數十上百倍的價格,賣給更西邊的一些國家。

    曾經的帕提亞帝國光是做轉手倒賣就活得異常滋潤,他們將絲綢的定價增高非常多不斷賣給羅馬人,等待羅馬人知道帕提亞其實是無法生產絲綢,能夠生產絲綢的是東方的一個帝國(他們稱呼賽裏斯),就要求帕提亞人必須降低絲綢的價格。

    帕提亞人做倒手轉賣的利潤無比之高,他們所希望的是增加價格而不是降低,羅馬人一個不高興就發動戰爭,雙方一開始是為了絲綢,也被稱呼為“絲綢之戰”,一打就是百多年。

    羅馬人獲得了與帕提亞戰爭的最後勝利,可實際上因為百多年的戰爭也讓中原王朝的絲綢之路斷掉,搞到最後其實誰也忘記百年戰爭的由頭是什麽,就是羅馬人並沒有忘記拿穿著涼涼的、薄薄的絲綢,一直是那麽念念不忘。

    為了絲綢而展開的戰爭並不止帕提亞與羅馬的那一次,等待帕提亞被滅之後,沒多久曾經作為帕提亞帝國戰將的阿爾達希爾重新複國,一直到後麵的公元571年,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為了擺脫位居東西方之間的波斯人高價壟斷經營中國絲綢的局麵,聯合突厥可汗與攻伐波斯,戰爭長達二十年之久,未分勝負。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絲絹之戰”。

    中原商人走陸地絲綢之路最遠的是到唐朝,不過那個也是因為唐軍進軍抵近中亞(其實武則的武周時期),有不少商人是到了君士坦丁堡(為東羅馬所有)並寫下傳記,更多是停留在後世伊拉克地界(為阿拉伯帝國所有)就沒在往前。

    曆史上陸地絲綢之路斷掉的次數非常多,全部都是因為西方國家和中亞國家為了絲綢的價格而展開大戰。能夠被定義為“大戰”,時間長的就多達百年,時間短的不下於二十年。要陸地絲綢之路斷掉時間最久的就當屬是兩宋,那是因為不管北宋還是南宋都沒有掌握河西走廊。

    海上絲綢之路相傳在西漢時期就有,可是並沒有相關的文獻以及遺跡實物,有官方記載的是到唐代,當時的官方將航線稱呼為“廣州通海夷道”。

    海上絲綢之路真正興盛起來是到了兩宋時期,當時的宋朝廷特別在沿海設立三個貿易主港,他們是現代的廣1州、泉1州、寧波,其中以泉1州的吞吐量最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