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88章:偉大的賽裏斯(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1484更新時間:2019-01-29 00:22:50

    “這是我們第一次踏及Sinae(賽裏斯)這個國度吧?”

    “是的,我們早就想要來到這裏,一直沒有機會。”

    奧盧斯賽克斯圖斯西塞羅就是這一次羅馬的正使,與他進行對話的人叫馬裏烏斯烏格裏。

    就像曆朝曆代稱呼遠方的區域叫大秦,所以中原王朝所的“大秦”並不單指羅馬。而羅馬的各個王朝都是叫中原王朝為賽裏斯。

    賽裏斯一種音譯,文字翻譯過來就是“絲國”,西方世界對目前中原王朝的稱呼就是“絲國”,原因當然是因為絲綢的關係。

    當代羅馬人認為他們之中並沒有人到過中原王朝實屬錯誤,實際上在公元一零零年的時候就有羅馬人的商團到達過當時的洛陽,並且得到當時的漢和帝(劉肇)接見。這麽一件事情是有記錄在《後漢書和帝紀》之中,也是首批羅馬人從陸路來到中原王朝。

    賽裏斯這個稱呼是古希臘人的命名,羅馬人繼承了希臘人的某些文化,同時也將對中原王朝稱呼為賽裏斯的這個稱呼給繼承下來,一直到契丹遼國和北宋時期才改為hina。而這個hina其實就是指瓷器。

    hina……也就是“瓷器國”指的是契丹遼國,並不是北宋。必須明白的是,那個時候的西方國家接觸到的基本就是契丹遼國。而契丹遼國是從陸路上切斷了北宋與外界的交流,導致西方和中亞大多數國家根本不知道北宋的存在,是將契丹遼國當作繼承了諸夏文明的國家。

    要是從地理位置來講,誰占據中原誰就是“正朔”的法,契丹遼國被西方和中亞國家誤認為就是諸夏文明後裔純屬正常。而那個時候西方和中亞國家對契丹遼國的稱呼,也就是hina這個稱呼也就被固定下來。

    所以咯,不管是賽裏斯還是hina,都是外國對某種產品的命名,給延伸到生產這種商品的國家名稱上。

    無獨有偶的是,中原王朝對外國的命名也有自己的方式,最早時期有“大秦”這個稱呼,而“大秦”的來源是《後漢書》和《魏略》。

    到後麵,也就是兩宋時期,盡管宋人因為海上貿易興盛接觸到的世界更為廣闊,可是源於儒教興起的關係,儒教又是出了名隻把中原當“下”,很幹脆沒把“下”之外當回事。當時的中亞因為“宗1教治國”,穿統一款式的長袍是一種社會趨勢,宋人隻看衣服穿著來區分,也就有了“白衣大食”、“綠衣大食”、“黑衣大食”這些莫名其妙的國家。

    羅馬、法蘭克、勃艮第和阿勒曼尼的這些使節團抵達漢國已經有六,他們一樣是在京口進行登岸,之前那些使節團發出的驚歎被他們繼續感概了一次,同樣的事情還有逛市集想要采購絲綢。

    建康市麵上的絲綢早在第一批使節團抵達之後就被買個精光,各家有販賣絲綢的店鋪還沒有來得及補貨,後麵到來的使節團自然是沒有買到。

    第二批到來的使節團,他們是經過很艱難地突防才抵達平蠻校尉部,海上突破薩珊海軍攔截時沉默和被俘的船隻有點多,絕大部分攜帶的物資等於是丟了。後麵他們是乘坐漢國的船隻才來到建康,學習第一批使節團將僅存不多的貨物拿出來要販賣,卻遭遇到第一批使節團的尷尬事,漢人對於他們的商品壓根就不感興趣。

    其實法蘭克、勃艮第和阿勒曼尼目前雖然已經各自建國,可實際上都沒有得到承認,他們真正被承認是在西羅馬崩潰之後,不過那是公元五世紀末的事了。

    其中的法蘭克在後麵發展最好,他們趁著西羅馬瓦解時期大肆擴張,先後戰勝了匈奴人,柔然人(阿瓦爾人)和日耳曼部落等法蘭克其他勢力。後麵他們又擊潰西羅馬在高盧的殘餘勢力,占領高盧地區,建立了墨洛溫王朝,以巴黎為都,甚至是一再擴土並加冕為帝建立了查理曼帝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