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91章:不可坐井觀天(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1600更新時間:2019-01-29 00:22:50

    劉彥近期其實是忙得夠可以,並非故意拿捏才不見各國使節。

    大規模旱災即將到來,各郡縣不斷為抵禦災害進行準備,需要中樞調配的物資以海量計算,到這個時候劉彥金手指的意義被凸顯出來,相當數量的物資是需要他本人來進行分配。

    另一個麻煩事是桑虞再次開大招,他巡視各地勘察不法,狠狠地收拾了一幫察覺到災年到來惡意囤積糧食的商賈。而必須的是,大商賈的身後必然是有站台之人,不是官府中人就是本地世家、豪族,盡管漢國一再收拾世家和豪族,可並不是無差別打擊,有相當數量的世家和豪族其實是與漢國結成利益共同體。

    “混賬東西!”劉彥一臉怒容地拍了一下案幾:“與國同休還不夠?中樞殫心竭慮地應對災年,他們倒是借機上下其手!”

    貪腐和不法在任何時代都無法根絕,隻是嚴不嚴重罷了。世間難有道德高尚之人,掌握權力之後必然出現腐化,無論監督是否存在皆是如此,就是有嚴謹的監督能夠最大程度進行震懾。

    劉彥想要勘察貪腐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絕大部分的物資都是由他親手調配,交付之後該是多少就是多少,壓根就不存在所謂的運輸損耗,交付出去的物資放入庫房,提取多少都會有相關的記錄,用到什麽地方也要有相關的條文。

    什麽物資用在哪裏,不是發出去就不管了,還要有接收人的簽收,一切都是有明文記錄,得是膽子多麽大或是腦子多麽愚蠢的人還敢伸手?偏偏總有人覺得隻有自己聰明,除了自己之外其餘人都是傻子,還真的就敢伸手。

    桑虞到地方巡視更多的是一種威懾,經過改製之後的禦使大夫雖然還是三公,可白了就是最高大法官,負責監督的是大理寺,廷尉署才有權抓人。

    早就意識到會出現貪腐和不法現象的中樞,是調動了大批人手趕往各郡縣,有的是明處震懾,更多的是隱在暗地裏。

    明明都已經擺出大陣仗來進行震懾,還是不斷出現官員貪腐和世家、豪族伸手的現象,才是劉彥憤怒的主要原因。

    “殺一批、流放一批,涉事人員一概家產充公。”崔悅是監禦史,在禦使大夫桑虞、禦史中丞謝艾、侍禦史王簡都不在中樞的時候,就是由他向君王匯報。他或許是為了減劉彥的火氣,道:“他們的貪腐和不法,倒是為大漢又增添了不少儲糧。”

    現在能當官的基本都是背後有家族,有能力對公家財產伸手的世家或豪族也弱不到哪去,犯事的人被繩之以法,牽扯到的並不是犯事人自己一人,背後的家族也必然被牽連。

    在相當長的時間裏麵,諸夏文明講的是一人犯法闔族同罪,不過針對的卻是世家和大族,相反對百姓沒有那麽殘酷。

    世家和大族被針對也沒有什麽好的,世家子犯法所取得的利益就是家族利益,上到滿頭白發的老人,下到嗷嗷待哺之嬰兒,任何一人都享受到來自不法所帶來的好處。既然是享受到了,等待被處置的時候自然也沒得跑,才會有曆朝曆代誰完蛋了就是整個家族一塊完蛋的事情。

    “連坐”不針對百姓,不是官府的仁慈,是百姓哪怕犯法通常也無法攫取多大的利益,能犯最大的法也就是殺人,與世家、豪族所犯的法真就不是一個等級。再來是個體百姓與世家、豪族對統治者的威脅不一樣,就算是統治者為了虛假的仁慈也該裝一裝,沒有多麽大的威脅又能收攏一波人心,很多時候法理不外乎人情就是這麽一回事。

    崔悅所謂的殺一批、流放一批和家產充公,並不是基於君王或者辦案人員的意願,是漢律上明明白白的量刑,死的自然是主犯,主犯家屬會被流放和從犯,家產則是收為國有。

    現如今漢國流放是選擇中南半島,算是一種另類的移民手段,主要還是為了充實人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