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95章:有限的結盟(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1172更新時間:2019-01-29 00:22:51

    現如今的波斯薩珊的確是在沙普爾二世的統治下走向擴張道路,波斯薩珊與羅馬的新一輪戰爭是在公元三三七年開打,戰爭的借口是沙普爾二世認為羅馬汙蔑他迫害基督教,而事實上沙普爾二世也真的在迫害基督教,要是曆史沒有發生改變的話,沙普爾二世更是在公元三三九年全麵禁止基督教的信仰傳播。

    羅馬在目前階段是處於虛弱狀態,尤其是君士坦丁大帝這個成為基督教首個受到洗禮的奧古斯都病逝後(公元三三七年),波斯薩珊隨便找個蹩腳的理由與羅馬開戰,並且羅馬自己爆發了奪帝之戰,以至於羅馬與波斯薩珊的戰爭中出現了一麵倒的場麵。

    從某些方麵來講是波斯薩珊疆域內的貴霜人和阿拉伯人救了羅馬,原因是敘利亞、伊拉克境內爆發大規模的叛亂,導致波斯薩珊對上述兩地區失去控製,一度被君士坦提烏斯所反攻。

    在去年(公元三四八年),波斯薩珊的軍隊和羅馬軍隊在伊拉克進行會戰,雙方在辛卡拉打得非常血腥,以波斯薩珊的軍隊取得勝利告終,卻是未能全麵恢複對伊拉克的統治,值得欣慰的是占了不少疆土。

    目前羅馬的奪帝之戰還在繼續打,也才有了“四帝共治”的法,可是這第二次的“四帝共治”可要比之前的第一次“四帝共治”血腥得多。

    “所以……那個所謂的羅馬使節團隻能代表君士坦提烏斯?”呂議是正式建交後的第二又接見基亞努什阿爾塔阿爾達希爾,從後者的嘴中了解到羅馬的現狀:“無法全麵代表羅馬?”

    “他們果然沒有明。”基亞努什阿爾塔阿爾達希爾又對羅馬的一些現狀進行了一些講述,才不會告訴呂議,比如君士坦提烏斯是奪帝之中實力最強的那個,也是最有可能獲得奪帝之戰勝利的人:“一個隻能代表某些行省的人,當然無法代表整個國家。”

    得的是,呂議真不知道羅馬是個什麽情況,對羅馬的了解大多來自於劉彥的講故事,參考了一些笈多戰俘的口述,那些笈多戰俘根本就沒提起羅馬正在爆發內亂。

    基亞努什阿爾塔阿爾達希爾那些自然是要漢帝國降低對羅馬的印象,能夠使漢帝國感覺被羅馬人欺騙就更好。他自己才不會自己的國家也在爆發內部叛亂,尤其是西部各行省的阿拉伯人反抗最激烈,相比起來東部的貴霜人根本就是疥癬之疾。

    阿拉伯人反抗波斯薩珊的統治到了什麽地步呢?是讓波斯薩珊直接失去了對多個行省的控製,可阿拉伯人卻沒有建國,相反是各個部落的各自為政,正是這樣才讓波斯薩珊得以在後麵各個擊破。

    所以地球好像是魔怔了,幾大帝國各自離得很遠,可是很多時候要亂是一塊亂起來,比如東漢時期就是各大帝國先後爆發內部矛盾,到了西晉時期也是統治階層之下的各種民族暴起,差別就是有些國家是內部矛盾和貴族之間的衝突一塊爆發,有些國家則隻是單方麵。要是翻閱世界曆史,會發現相似的情況非常之多,令人搞不明白相隔那麽遠的國家怎麽會互相“傳染”。

    “感謝貴使的相告。”呂議的確很重視基亞努什阿爾塔阿爾達希爾的提醒,甚至是真的對羅馬使節團生出了厭惡感。他舉起酒盞邀請基亞努什阿爾塔阿爾達希爾共飲,放下酒盞之後,道:“大漢與波斯的確是情誼淵源流長,有鑒於此是該進行更加緊密的合作。”

    基亞努什阿爾塔阿爾達希爾要的就是這句話,他與自己的智囊團經過討論,認為沒可能立即與漢國結成全麵同盟,更理智和正確的做法是先展開繁榮的貿易,允許的話就在某個局部形成軍事合作。

    波斯薩珊目前主要的軍事目標當然是他們的西部各行省,迫切需要將阿拉伯人的判斷鎮壓下去。

    阿拉伯人對波斯薩珊隻能是造成麻煩,有了羅馬人摻和之後卻一直在支援且指導阿拉伯人,導致波斯薩珊一時半會真的很難撲滅叛亂,虛弱不堪的羅馬還會時不時軍團逼近,每當波斯薩珊要應戰卻又退了回去,搞得波斯薩珊很難掉以輕心,值得波斯薩珊慶幸的是貴霜人雖然也叛亂卻是十足的弱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