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34章:虎頭蛇尾?(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2462更新時間:2019-01-29 00:23:02

    總是窩身於廟堂之上,怎麽知道真正的民間?作為官員如果連下鄉親眼觀察的想法都沒有,一切的政策都隻是自己拍著腦袋來製定,好了純粹就是走狗屎運蒙對了,但蒙對的機率總是無限,也就老搞出一些官方覺得挺不錯,可百姓卻深覺痛恨的政策出來。

    謝艾的出行當然不會是孤身一人,隨行的護衛和地方官都會有,排場是少不了的。

    玉門縣不是什麽大縣,縣裏等級人口為三千六百零七人,連帶年齡層也是被記錄得清清楚楚。什麽人名下擁有多少土地,房子多大和規格怎麽樣,有多少親族的同時長相怎麽樣,基本都會明確記錄在官方冊子之上。

    邊疆人口稀少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許多縣的人口根本就達不到一個縣該有的基礎,不管是在一國的哪處邊境,類似的縣數量真少不到哪去。

    西北之地在中原的曆朝曆代都屬於邊疆,它這一邊還相對有些特別,地貌不像中原有青山綠水,各地都有自己的地形,大部分來講不是草原就是戈壁,僅有少量提供耕作的土地。

    事實上西北之地就是漢人從胡人那裏搶來的,原來就是胡人的牧場。因為地理地形再加上氣候的關係,該片區域水草豐美的時候挺多,極度適合用來作為牧場。卻是因為土質的關係,比如土地層沒挖多深都是沙子,導致該地真的不適合用來農耕。

    自從西北落入到漢家手裏,其實大部分地區不是空置就是用來作為牧場,也就讓西北一直保持著相當的放牧習慣,成為中原王朝出產馬匹的培育地之一。遇到戰亂的時候,西北從來都不會缺少戰馬,再來就是西北人基本都會騎術,西北騎兵就成了割據勢力手中的王牌,好幾次總能以一隅之地掌控中央壓製各地不服。

    由於相較於其它地方沒有足夠的農耕區,西北從古至今就是屬於缺糧狀態,再有保持放牧的習慣,民風方麵也是相對於其它地區彪悍許多。很長的曆史裏麵西北總是能為中央政權提供優質的騎兵,便是名將也是一再湧現,也就有了“關西出將,關東出相”這麽一句話。

    幹旱年節,西北比起往年戈壁化越加顯得嚴重,謝艾出縣城不用走太遠,一眼看去就是滿目的黃沙彌漫,往年這個時候可不會有這麽一個場景,該是看去一片的青青草原,然而今年卻是因為缺乏水份到連草都挨不下去的地步。

    “玉門僅有不到三千畝的農耕田,百姓大多是以放牧維持生計。”

    趙方是玉門縣的縣長,自然是要陪同謝艾下鄉。他履任玉門縣的縣長已經有兩年,花了一年的時間走訪各地,要根據考察施政的時候,卻是來了個旱災。

    謝艾本身就是西北人,對於西北是個什麽樣的情況並不陌生,清楚且明白西北人生長在什麽樣的環境之中,也知道西北麵貌又是一個怎麽回事。

    總的來,西北很大非常大,有一望無際的草原,也有滿目看去一隆又一隆的山包,更缺少不了沒有一點綠色的戈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