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37章:傾覆之危(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1824更新時間:2019-01-29 00:23:02

    “諸君!大漢絕不可開此先例,我等利益無可損壞,此例一開卻是必然禍害子孫後代!”

    徐正回到太尉署就召集一幫將校,向沒資格參加廷議的人簡短介紹會議上討論了什麽,就有了上麵那一句話。

    分發土地,再怎麽分發都不會少了軍方的那一份,甚至軍方還有可能會獲得大利益,那是各方各麵要讓均田通過必然會做的事情,誰都不能無視軍方的存在。

    作為太尉的徐正很渴望獲得利益,但是他的節操沒有失去,作為軍方第一人首先要思考到的就是,一旦沒有任何功勞,乃至於根本不需要付出,可以獲得無償的東西,那麽奮鬥還有什麽用處?

    真的發展到無償均田的地步,徐正不用多想就能明白一件事情,勢必會打擊軍方的求戰之心,軍功爵的崩壞也是近在眼前的事情。軍隊沒有了戰心,軍功爵一旦崩壞,首先就是他這個太尉的失職。

    “先秦因為軍功爵崩壞二世而亡,先漢因為均田而有國家崩裂。本太尉絕不做此等挖掘帝國根基之事,亦不允許何人如此作為!”

    秦帝國的軍功爵崩壞凶手不是別人,是始皇帝嬴政。他在軍隊橫掃八荒六合之後,沒有履行對軍方的承諾,也就是在賞賜方麵相當的吝嗇。其實也不是他願意吝嗇,實在是國家持有的土地真不夠分配給有功將士,那麽賞賜方麵也就不夠地道了。

    秦帝國因為商鞅變法而有一統下,可也是因為商鞅的變法在大一統之後注定了國家的毀滅。不但是因為始皇帝吝嗇賞賜的關係,還跟能不能持續擴張有關,一旦失去擴張的方向,國家的毀滅也就成了必然。

    漢帝國是漢承秦製,也就是大體上國家的製度和體係很大程度與秦帝國一樣。這個一樣體現在軍功爵的執行力度上,爵位享有各種福利和待遇,保證了無論是什麽情況之下都會有一個群體作為“基本盤”,隻要那些“基本盤”依然擁有守衛國家的決心,事情就是再壞也依然有人在出事時會站出來。

    呂後的均田是對有爵者的一次福利大放送,為了讓國家從低迷中走出來不得不那麽做。當時她還麵對一個情況,什麽都靠人的前提下,太多人持有的土地超過了自己能耕作的麵積,漢人又不像曾經的秦人有眾多的奴仆可以驅使耕作,為了不時持有土地過多變成負擔,也就允許民間的土地進行私有買賣。

    土地一旦可以私自買賣,自然是為土地的兼並打開了方麵之門,年景好的時候是沒多少人願意賣,可耐不住有不測風雲什麽的,經受不住的百姓賣土地維持生活下去的資本成了選擇,有足夠資本的大族和豪強一再將自己名下的土地數量增加,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是土地集中到少數人手裏。

    農耕民族的特性,再來是農經濟下的社會……白了就是極度仰商的環境和不鼓勵發展手工業的社會,有沒有持有土地是人能不能活下去的一項關鍵。

    當大多數人變成沒有土地,他們也沒有其它謀生的手段,除了期盼來場大亂,打破一切之後,使新一輪的無償均田發生,還能期盼一點什麽?

    徐正沒有想那麽透徹,出發點就隻有一個,就是決不允許有什麽事情來打擊軍隊的好戰之心,目光森嚴地掃視著一幫看上去不知所措的將校,道:“本太尉不管你們在想什麽。給你們下一道軍令,竭盡所能地阻擊,一定不能讓無償均田成為事實!”

    有將校覺得無償均田是好事的嗎?肯定是有的。他們同樣知道一點,不管無償均田到底怎麽操作,反正誰都繞不開軍方,那些想要讓無償均田通過的人,必定是要下血本收買軍方,最好的手段莫過於在這一場均田盛宴中給予軍方足夠多的好處。

    “本將軍完全讚同太尉所言!”呂泰目光在眾多同僚身上來回掃視,沉著臉道:“勿論其它。本將就想不通,沒有付出就能獲得,自古從無無此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