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40章:絕非浪得虛名(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3630更新時間:2019-01-29 00:23:03

    冉閔前往西北坐鎮是後麵中樞追發下達的命令,原因當然是中樞在西北的行政政策到了關鍵時刻,急需一名能鎮得住場麵的人最大程度震懾宵。

    就是冉閔進入柔然並不是出於中樞的示意,真的就是他自己瞎搞,受到責問是必然的,可他也找到了一個得過去的原由,那就是迷路。

    任何時代都有可能會發生迷路,尤其是在沒有明顯地標的草原更是那樣,就是冉閔那麽一搞事情可大可,就看中樞去怎麽判定了。

    “大漢暫時放寬了北境,柔然人越境情況很嚴重。”冉閔絕對不是胡:“若是沒有做出反應,威嚴何在?”

    實際上遊牧民族也真的沒有什麽疆域概念,哪裏能放牧就跑哪裏,才不會管那是哪個國家的地盤。

    柔然目前應對多方壓力,除了南部相對安全之外,其餘各部不是戰火連就是麵臨敵對掃蕩,肯定是會有部落不斷遷徙到南部,可南部的牧場非常有限,為了活下去隻能是進入漢境找出路。

    漢國對草原的管控是有,問題是草原太大了,也沒有多少漢人存在,隻能是在認為重要的地方設立屯兵點,更多的地方壓根就是管不到。

    屬於漢國的草場有太多沒人使用,沒有什麽疆域概念的柔然人一看,呀!多麽豐美的草場,還是沒人放牧的草場,肯定是美滋滋地利用起來。

    漢國這邊也不是全然不管,知道了就會派人過去,不能服那些部落歸於漢國,就會驅逐了事。

    冉閔到草原巡視,檢查所謂的“遊牧令”就是那麽一回事。

    擁有“遊牧令”的部落就是得到漢國允許下的放牧,他們需要交稅的同時,也需要盡到徭役責任,卻不能算是漢國一員,隻能算是仆從一類。

    “別看他們溫順,若是放任做大必然又是禍害。”冉閔其實是反對允許非漢人的放牧行為,堅定認為任何非漢人就不允許待在漢土,但他著實拗不過那些會講道理的人:“匈奴舊事不遠,對待胡人就該趕盡殺絕,方能永除禍害!”

    鬥阿全程就隻有點頭的份,除了沒敢反對冉閔什麽,冉閔的理念也符合他的看法。

    消滅異族,使漢土周邊再無威脅,持類似看法的人不在少數,就是劉彥本人也是這樣的看法。問題是事情真沒那麽簡單,很多時候怎麽想和怎麽做到就是塹般的距離。

    “大漢暫時力有不逮,我等卻是不能放鬆。”

    “將軍的是。”

    冉閔等人並沒有在峻稷山停留多久,經過短暫的三休整,就踏上了前往姑臧的路途。

    姑臧是張氏涼國原先的都城,有做過都城必然使它比西北其餘城市要大得多,基礎建設方麵肯定也是完善得多,就是在人口上也會遠超西北其餘各地的城市。

    漢國滅掉張氏涼國之後,想的是恢複東漢末年的郡縣規劃,就是隨著曆史的變遷和時局、環境的改變,原本有人的地方今時今刻可能是無人區,原先沒人的地方現如今可能非常熱鬧,也就去掉“州”這個行政單位,延續了張氏涼國統治時期的郡縣劃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