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44章:利之所在(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1944更新時間:2019-01-29 00:23:04

    驍果者,勇猛敢死之士也。

    在李匡率領第一批民間驍果踏上前往西域的征途時,季節已經到了新一年的春季下旬。他們在這個時節行軍,自然是因為今年西北沒有下雨,不會是那種在晚春新秋的連綿雨季中遭罪,也是因為沒有下雨才盡早出發。

    新的一年中,西北僅是春季上旬下了幾的雨,除了一開始的大雨之外,後麵的幾都是朦朧細雨,實際上並沒有緩解幹旱。那麽將西北的勇猛敢戰之士及早調離西北,就是為了降低可能發生動亂的機率,就算是真的有動亂也會因為勇猛者和敢戰者都走了,就是生亂也不會亂到哪去。

    “驃騎將軍坐鎮西北威懾宵,西北亂象得到遏製。”紀昌是丞相,軍政徹底分離之前屬於什麽都要管一些,才由他向劉彥進行匯報:“李匡所部開拔白龍堆而去,西域聯軍停留白龍堆未有異動。太尉署推測,戰場將是蒲昌海周邊。”

    西域並不是一個多水係的區域,甚至可以十分的缺乏水源,蒲昌海算是河流最多的地方。西域聯軍將蒲昌海東麵設為戰場的原因並不難推測,無非就是以逸待勞再掌握充足水源,過去的漢人必然是要爭奪水源,等於戰爭的主動權是掌握在西域聯軍那邊。

    “聯軍在河流築壩,截斷蒲昌海向東的河水,我軍行軍至蒲昌海東麵將麵臨缺水窘境。”徐正是站在一塊被懸掛起來的山川輿圖旁邊,一邊指點著輿圖,一邊為劉彥介紹道:“在此處,便是我軍最後一次補充水源。軍中有做好最大程度的準備,可儲藏可用半月的水量。”

    軍隊的規模越大消耗的水就會越多,雖然可以事先利用各種工具儲水,可是水卻也不是那麽好儲藏,不管是裝在陶器還是木桶,一旦水長期儲藏就會生苔,再來是一些另外的原因會導致水無法再食用。

    李匡率部接近屯駐蒲昌海周邊的西域聯軍駐地,沒可能是將營盤設立太近,必然是要留出一定的交戰場地,再來是並非任何地方都能設立營盤,中樞這邊其實不太好預判情況會是怎麽樣。

    西域人搞堅清壁野是中樞已經知道了的事情,還知道遷徙的部落大部分被集中到白龍堆,又有大量西域人看到龜茲人對漢人首級開出價碼前往白龍堆,使原本隻有三四萬的聯軍迅速膨脹,對外號稱十萬大軍。

    龜茲人開出的價碼很是令人心動,以銅錢來換算的話,一顆普通漢人的腦袋就能找龜茲人領取一千銅錢,漢國士卒的腦袋價值五千銅錢,又細分了伍長、什長、屯長、軍侯、校尉的價碼,對李匡這個郎將的開價多達一百萬銅錢。

    要是對西域人講什麽民族大義,所有西域人都會嗤之以鼻,可是有賞金那就沒得了。西域的民族太多,戰亂以及仇殺每都在發生,由於國林立沒有強悍的政權約束,亡命之徒真的不要太多,甚至是西域各個國家都有養馬賊的習慣,要錢不要命的人多得是。

    “十萬?”劉彥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慢悠悠地:“龜茲嗎?”

    要西域聯軍有十萬,劉彥其實是不相信的。他不知道西域到底是有多少人口,猜測最多也就一百萬左右,今次動員起來的也就鄯善、且末、精絕……等等一下靠東的西域國家,就算是有西域大國之一的龜茲出人又招兵買馬,難道十個西域人就有一個去白龍堆了?

    總數一百萬人,不可能人人都是能上陣搏殺的青壯,還要不要老人、孩子和女人了?用數據來做推理,一百萬西域的青壯能有個十五萬就算是多,三分之一的西域人全去了白龍堆,聽著就是個笑話。

    “號稱嘛,不算數的。”徐正也是嘲笑了一聲,後麵卻是:“不過龜茲既然能出錢雇傭西域人,會不會也出錢向西邊的國家雇傭人手或是軍隊?”

    好像……是有這個可能性?

    在諸夏文明裏麵,軍隊是國之重器,大臣與重將尚且不能私自調動,出於財貨的誘惑而調遣軍隊幫異國作戰更是荒謬,可不像諸夏文明的國家多得是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