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82章:書與筆(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1624更新時間:2019-01-29 00:23:14

    長江以南歸於漢境很快就滿四年,前兩年是處於一種掃尾期,桓溫主持之下清掃餘孽,要能安生那才是見鬼了,但凡表現出對漢國統治不服的人,自己死了就算是拉倒,家人被連累也是一種普遍現象。

    在腥風血雨的那一段時間裏,南方的文化人表現出了自己的一麵,他們閉上嘴巴老老實實找個山窩子躲起來,真不敢去耍嘴皮子,為此拋棄家產拖家帶口跑路的人真不算少,羅含就是其中的一個。

    有些想避風頭的人則是完全辦不到,比如王羲之所在的家族,自然還有褚裒所在的家族,類似的家族數量有些多,一些家族舉族完蛋,不少卻是登上了漢國這一條大船。

    能夠經營出一番事業的人……尤其是家族真不存在蠢貨,他們會有什麽樣的行為完全是看時局,螳臂當車被滅的家族有自己的理由,改弦更張為劉彥效勞的家族也有自己的見解。不同的選擇就形成不一樣的命運,除了當事人之外的其餘人也隻是閑暇時拿出來,很難清楚那些人為什麽會有那樣的選擇。

    “若能參與登極大典,於家族大有裨益。”張協沒官職,還是靠交情才能跟在羅含身邊,他的兄長張亢和張載也是相同情況:“子微服而來,或可表現一二?”

    張亢、張載和張協在東晉被譽為三張,那是他們都有過人的才學,之前也是在司馬一家子作為統治者期間有各自的官職。

    司馬一家子玩兒蛋去了。曾經的四大門閥,也就見機快,又腦子靈活的同時,還不要臉,延續輝煌或許未必,可是元氣大傷之下還能家族中有人成為新朝重臣,已經算是祖上燒了高香,能出仕為官則該是要慶幸。與之闔族被滅和全麵衰弱的那些家族相比,他們真真是足夠幸運了。

    三張所在的家族沒能搭上末班車,祖上的輝煌依然還是有點作用,人脈和名聲都是資本,可就是以前再多麽輝煌,當代要是沒能混上個一官半職,滿滿泯滅於眾人是必然的事情,再有那麽個一兩代就該成為平民大眾的一員。

    “何其艱難?”張亢看著正在聽取羅含匯報的劉彥,低聲道:“今上選材獨具一格,不重文識,有戰陣之才方能入眼。”

    話,哪次動蕩不安的時候,開國之君不是實在人?選擇任用的人才別的可以不會,可要是對軍事完全陌生的話,對王霸之業的作用真是會被無限降低。畢竟開國之君重視的就是武力,沒有武力保證,文化又該怎麽得到延續。

    “今,下依然安穩。雖有戰事,卻是瑕疵之癖。”張載顯然有不同看法,看劉彥的眼神中滿滿都是熱烈:“大亂之後必有大治。國朝不缺武夫,缺行政之才。”

    三兄弟嘀嘀咕咕,離得近的人雖然聽不是那麽全麵和清楚,可是能站在這的人無一不是人精,聽個大概就能腦補出概括。

    十足年輕的孫放不動聲色地觀察紀昌,他在回憶紀昌過去都做了什麽,思來想去的品味了一下,紀昌主政期間能拿得出手的也就並村成寨(城),另外就是搞出了合作協同勞動?

    將百姓集中起來,成為城或縣,使人口變得相對集中便於管理,那是一種官府使權利執行變得容易的事。另一方麵,其實也是在打擊宗族,要不一姓為一村是宗族做大,官方別是管,為了不引起大亂基本上還得供著那些宗族大佬。

    合作協同勞動有一個術語叫“合作公社”,就是集體勞動之後,再依照計分給予產出分配。戰亂之後的年代裏,該種合作勞動很有效,尤其還有利於成為半軍事化的組織,漢國能夠提供優質的兵源,這一套行政的功勞不。

    現在的漢國已經不是剛剛建立時的漢國,並村集中人口不再顯得重要,社會穩定下來之後合作協同勞動變成了社會發展的障礙,孫放看紀昌的目光裏麵並沒有敬佩,僅是因為紀昌當朝丞相的身份帶有尊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