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95章:古老的兵種(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2256更新時間:2019-01-29 00:23:17

    每一個文明都會有自己的特色,不止是文化上麵,其中就包括兵種。

    突騎兵這個兵種並不是諸夏專屬,首先創造出這個兵種的文明是遊牧民族,隻是遊牧民族的生產力不行,騎兵大多數是屬於輕騎兵的類型。

    一直是到五胡亂華時期,遊牧民族入侵並占領中原,掠奪了資源和奴役了足夠的勞動力,突騎兵這個兵種才算是大放異彩,甚至是讓遊牧民族首次玩上了甲騎具裝這個兵種。

    將突騎兵玩得最溜的卻是先漢,幾支出名的部隊其實都是有著成編製的突騎兵,他們是被用來對付遊牧民族的輕騎兵,每次都能以寡擊眾打出輝煌的戰績。

    在先漢同一時期的世界各帝國,匈奴帝國玩的是輕騎兵,波斯的帕提亞帝國倒是玩上了甲騎具裝,羅馬帝國根本不重視騎兵。比較詭異的是,波斯的甲騎具裝屢屢被羅馬的具裝重步兵搭配標槍兵教做人。

    阿三這片土地上有產馬地,可是最為有特色的卻是大象,他們也就有了專屬的象兵部隊,並且象兵部隊還有過輝煌的曆史,比如在馬其頓—希臘入侵時期擔當了重要角色。

    象兵並不是任何國家都玩得起,除開一些必要的馴服和訓練技巧之外,其實是與財力有關,像是吉塔拿多也有象兵部隊,可是數量方麵僅是數百,可不像財大氣粗的笈多王朝能養得活並維持數千上萬的象兵部隊。

    阿三這邊除了象兵之外,最為重視的是戰車兵部隊,相反諸夏最重視的騎兵地位比步兵高不了多少。

    諸夏那邊有過以戰車數量來衡量國家是否強大的曆史,那是打造戰車需要一定的資源和必要的技術,生產力底下的時間段,擁有越多的戰車就代表國力越強盛,同時也是每乘戰車搭配兵源,沒有足夠的士兵可無法列裝多少戰車。

    阿三這邊的曆史階段與諸夏的春秋戰國時期類似,衡量國力首先是看所擁有的象兵數量,再來是參考擁有戰車的數量,騎兵這個兵種則沒在參考範圍之內。

    按照騫建同的理解,或者是按照漢人的觀念,理所當然是認為騎兵才有足夠的威脅,那也是騫建同選擇自己親率部隊迎擊吉塔拿多步騎混編部隊的原因。

    交戰進入到漢軍不斷遊弋且抓住機會就衝擊的階段,戰場的節奏完全被漢軍這邊所掌控。

    吉塔拿多的騎兵陷入被衝擊的持續混亂,步兵就幹脆沒“清醒”過,戰事的順利程度讓騫建同喜悅又驚訝,搞不懂就這麽個成色,吉塔拿多怎麽敢派來野戰。

    其實是吉塔拿多一方沒和漢軍交戰過,不了解漢軍戰法的同時,讚特普德易勞斯書拉卡任用將領也存在錯誤,戰爭本來就是誰犯錯誰失去優勢,一旦犯錯又被對手抓住機會,勝敗也就在那麽一瞬間注定。

    同時,騫建同也明顯地發現了一點,他們麵對的敵軍協同配合能力底下,真不是什麽強軍。

    這一點倒是沒有什麽值得驚訝的地方,國沒強軍是普世真理,那是國力首先就注定了的,再來就是缺乏強國一員所擁有的強者的自信。

    白了強國都是打出來的,打出了身為強者的自信心,意誌和信心卻不是一時間能夠成就,需要一個過程,那個過程裏麵少不了斬荊披棘。

    騫建同能夠掌控戰場節奏,但是他清楚想要就地殲滅這股敵軍屬於不可能,能辦到的就是擊潰。

    再接下來,漢軍幹的就是驅趕式的戰法,不讓敵軍的騎兵有重新會合整隊的時間,又不斷給混亂狀態中的敵軍步兵施加壓力。

    耗費了將近一個時,首先意誌崩潰的吉塔拿多步兵開始出現大規模的潰逃,那之前吉塔拿多的騎兵早有相當部分分散逃竄。

    吉塔拿多的這股軍隊出現潰逃之後,漢軍騎兵的表演才算是正式上演,驅散成股的敵軍,使敵軍逃跑的人遍野都是,來回重複地驅趕又收割,越來越多精神崩潰的阿三選擇放棄抵抗和逃跑,跪地投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