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01章:草原不可失(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1844更新時間:2019-01-29 00:23:18

    漢國目前統治的草原範圍大概就是後世朝的內蒙古再往外麵一點點,境內也不是完全控製住,還是存在一些“空白”區域有一些不受控製的部落存在。

    草原太大太廣了,尤其是沒有明顯的地標,僅是依靠星辰日月來辨別方向,或是有了指南針這一項工具,真的不要奢望路線能有多麽精準,地圖上稍微一點點的偏差,實際走起來可能就是偏離十裏以上,十裏的範圍又該是多大,想藏起一些人根本不是什麽難事。

    在騎兵稱雄的年代,實際上不是騎兵真的有多麽能打,是他們想打就打,想要逃也遠比步兵的機動性高很多。軍事上騎兵的威懾力曆來就不是擺在正麵戰場,是他們優良的機動性可以趁人不注意的時候來狠的一下,攻擊之後還能迅速的撤離。

    遊牧民族最令人糾結的地方不是他們在正麵戰場有多麽厲害,通常是以步兵為主力的農耕民族很難找到他們,再來就是想要與遊牧民族的主力進行決戰也很難找到機會。

    要是縱觀史書會發現一點,遊牧民族在與中原王朝交戰的時候,純粹的騎兵集團哪怕是有打過正麵交戰,可算起來會是以步兵為主力的農耕民族獲勝的次數最多,就是騎兵部隊哪怕戰敗損失也是相當有限,倒是隻要以步兵為主力的中原王朝一旦失敗就會是損失慘重的大敗。

    “我們控製了草原的一部分,是建立在他們(遊牧民族)傾巢南下的前提。”

    劉彥之所以會覺得這是一個好時代,就是草原上的遊牧部落該南下的都南下了,去了中原也就失去了遊牧民族最大的優勢,他們沒有了草原作為掩護,可不是找個旮旯地方躲起來就讓人找不到。

    比較能打也是侵略性最高的那批遊牧部落南下,留在草原上的基本都屬於沒什麽進取心的那批,實際上留下的也是老弱病殘居多,要控製草原最大的難度不是在交戰中消滅或俘虜他們,是該怎麽去找到他們。

    “我們對付的胡虜,與之先漢對付的胡虜,有著根本性上麵的不同。”

    西漢初期,匈奴人還處於半石器時代,他們極少擁有鐵器,近戰武器少不了一些石斧、石矛、狼牙棒之類的,箭矢的箭鏃不是骨頭就是石頭,可就這樣依然壓製著剛剛建立起來的西漢王朝。

    一直到東漢結束,實際上草原上的各遊牧民族也沒有進入到完整的鐵器時代,就是士兵手裏的金屬武器數量得到增加,中原各勢力能對遊牧形成優勢,除了之前漢軍給各遊牧民族足夠印象的教訓之外,是在武器裝備上全麵領先。

    絲毫不開玩笑的講,箭鏃為骨頭或石頭的箭矢,也就對沒有著甲的人有一定的殺傷效果,對上身穿皮甲和鐵甲的人就該抓瞎。

    從西漢到東漢,漢帝國與草原上的遊牧民族發生戰爭,曆來都是漢軍被遊牧民族的騎兵襲擾或是切斷補給線,造成斷糧或是軍械跟不上,或是被困,或是撤退,或是投降,除此之外真沒有以“軍”為單位的部隊在力戰中被消滅的例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