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18章:在世神靈(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1794更新時間:2019-01-29 00:23:23

    不想從肉體上去消滅一個民族,最好的方式就是去消滅他們的文化,同時也要使他們本來的語言消失。

    每一個民族的語言都有自己的特色,哪怕是沒有出現文字,可一些詞語或是俚語肯定是有相關的背景故事和典故,任何一個故事或典故其實都是一個民族的曆史,沒有忘卻這一些,民族的文化就會被保存下去。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被從文化和語言上消滅的民族,他們的基因依然保存著祖先的基因,可是無論從價值觀、思想或處事方式已經與本身的民族沒有半點聯係,等於就是一個從根本上被融合的民族,該民族還有後裔存在,問題是與消失不會有什麽區別。

    炎黃一族消滅和融合的民族多到可怕,要不然也不會開拓出那麽大的生存空間,不是那些地區本身沒人,是曾經棲息生活在那片土地的人不是被消滅就是被融合。

    地球其實就那麽大,不可勝的資源種類太多,就算是可再生資源也需要土地,一個民族想要有更多的生存空間就是在擠壓其他民族的生存空間,那就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競爭,失敗就是退出世界民族之林的舞台。

    劉彥可是經曆現代信息戰……或者文化戰的人。在他生活的那個年代,諸夏文化其實與被消滅沒有多麽大的區別,人們的價值觀、思想、處事方針其實已經全麵西化。不過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誰讓在漫長的競爭過程中諸夏逐漸落後,不想被完全拋下自然是要學習他人,就是不分菁華和糟糠全學了,甚至糟糠的東西吸收得有點多。

    感謝在那一場辯論,諸夏是不是也要適應全球化拋棄方塊字,使用拉丁字母一些人。他們的堅持讓漢字沒有被拋棄,使諸夏的一些文化至少是被保留了下來,要不然就算是一些曆史被保存下來,文字完全改變之後也不知道能不能將本來的意思傳承下來。

    “在很漫長的時間段裏麵,是我們已經在向外輸出文化。”劉彥就是在儒家的貢獻,不過也得是中原王朝屢次浴火重生依然能夠強大:“很長的時間裏,我們的文字一直是東亞獨一無二的文字,任何一個想要接觸文明的國家或是種族,他們隻能學習我們的文字。他們學習了我們的文字,思想也被影響,就是有時候不免發生‘南橘北枳’的偏差。”

    在諸夏文化圈,半島那邊很大程度其實是被馴化最成功的一批,作為千年屬國的半島,幾乎是一切像中原王朝看齊,也是諸多屬國中相對溫順的一批;一樣是作為屬國的交趾那邊,他們從中原王朝獨立出去之後,漫長的歲月沒少給中原王朝添堵,就是沒有造成太大的危害;倭列島那邊在很長的時間段裏其實也挺溫順,甚至是謙卑到有些過份。

    不管是半島、交趾或是倭列島,隻要是中原王朝強大就會乖巧,他們敢跳是中原王朝衰弱下去,充分證明什麽友情都是虛的,隻有自身永遠保持強大才能屹立。

    桑虞以為劉彥是在倭人先後朝貢的事情,掃一眼跪滿地的倭人,道:“倭人首次朝貢中原是在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元二三八年),被冊封親魏倭王。”

    “曹叡?”劉彥看著那群跪倒在地的倭人權貴,他們的衣著有著很明顯的漢帝國特色,就是一些細節上修改了:“寡人還以為是魏文帝曹丕。”

    後世的似是而非的段子太多了,以至於不是專家很難分清楚究竟是真是假。

    劉彥好想記得看過一篇不知道是不是段子的文章,的是邪馬台首次朝貢中原就是曹丕當政,曹丕在明明中原已經進入鐵器時代的時候,卻是賜予邪馬台使臣禮品的時候比較詭異,就是倭人盛傳的三大神器叢雲劍(草薙劍)、八尺瓊勾玉、八咫鏡。

    不管是叫叢雲劍或草薙劍,反正它就是一把銅劍,是賜給當時邪馬台女王卑彌呼。

    賜給倭人玉倒是一件比較厚道的事情,畢竟諸夏自古就是以玉為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