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63章:自己嚇自己(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2534更新時間:2019-01-29 00:23:35

    “王猛今日便會抵達?”

    “稟將軍,艦隊已至‘定武’。”

    現如今的桓溫可謂是意氣風發,他率領軍隊跨海而來,半個月滅亡了吉塔拿多,又用四個月的時間攻占笈多王朝的全部沿海,諸夏曆史上克城滅國的將軍比比皆是,卻是沒有任何一員將軍像他做到過這樣跨海滅國的偉業。

    定武是漢軍第一次在吉塔拿多登陸的區域,那邊本來就隻有一些漁村,為了能夠使跨海而來的軍隊更好地登岸,桓溫下令在初次登陸建造了一個軍港,後麵又修建營寨,由營寨慢慢擴建成了軍事重鎮。

    隨著漢軍攻占笈多王朝的沿海,尤其是拿下笈多王朝最大的港口克塔克,位處吉塔拿多的定武即時軍事地位也就一再降低,不過那邊依然有著很大的政治意義。

    諸夏在地理位置上的取名很有講究,一旦是由軍隊來進行建造,命名的時候基本上就會有一個“武”字。

    縱觀曆史長河,諸夏本土有“武”這個字的地方太多太多了,尤其是春秋時期最多。

    當時各個諸侯講究的是春耕秋戰,軍隊每到一地必然是要壘寨,規模有大有,有些是草草建立完事,有些則是奔著永固的規模而建。

    因為是為了屯兵而建,基本上就是會取名為“武城”,結果就是攤開春秋時期的地圖一看,滿地圖都是叫“武城”的地理命名。

    東漢是諸夏古典軍事的尾巴,往後的各個朝代雖然依舊有一些古典時代的痕跡,可是一些傳統卻是不見了。例如從西晉之後,諸夏向外擴張就不再出現“武城”,甚至失去了軍隊每到一地建造城鎮為藩籬的舊有傳統。

    “武城”的沒落就顯示出一個嚴峻問題,看看各朝各代的版圖大變遷,會發現東漢之前的諸夏版圖哪怕擴充緩慢也是在增漲,並且是占下一地直至王朝滅亡依然是牢牢控製住(不被他國奪去)。

    失去了建造“武城”的舊有傳統,便是強盛如楊隋和李唐,真實情況就是隋軍(唐軍)來了這片土地才是隋土(唐土),可是伴隨隋軍(唐軍)的離去,土地就又成了異族(他國)所有。

    “羈糜區”這種地方行政單位是楊隋首創,所謂的“羈糜區”白了就是在地圖上那個地方名義上屬於楊隋的疆域,但實際上也僅僅就是有著一個名份,真正控製“羈糜區”的那些人願不願意聽從皇帝命令是另外一回事,通常是拿著好處卻聽調不聽宣。

    後麵的李唐學習了楊隋的政策,尤其是變本加厲地發揚光大,簡而言之就是才不管命令下達了“羈糜區”願不願意聽,要的是某個地方送來效忠書,好光明正大地將某塊地皮納入李唐疆域,使李唐的疆域圖看上去是那麽的大。

    “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險”這一句話被無數的人提起過,人心固然重要卻是易變,上一刻愛戴下一刻成為仇寇,不重視國防的真正遭遇挑戰的時候,固然就是再得民心,可是都逃離不了滅亡的命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