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43章:未雨綢繆?(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3054更新時間:2019-01-29 00:23:54

    君士坦丁家族的內戰讓羅馬帝國進入到了一個關鍵的時期,哪怕是君士坦提烏斯再一次統一了羅馬,就算是羅馬的統一曆來就是一個形式,但這一次真的相當不一樣。

    之前的羅馬,不管是共和國還是帝國,不管當家作主的叫執政官還是奧古斯都,羅馬從來都不是中央集權製度,是一種共治的形式。

    羅馬的政治生態注定了一件事情,最高統治者從來都沒有乾坤獨斷的空間和機會,就是最有權的屋大維依然搞不定地方上的家族,其餘的羅馬統治者就更不用了。

    共治的局麵在羅馬一直沒有得到改變,不過地方上的家族還是會盡可能地配合羅馬的政策,那是建立在現任奧古斯都(執政官)有大義名份的基礎上。

    “大概就是周子時期那樣。”王猛在君士坦丁堡的時候借閱了不少的書籍,專門研究過羅馬的曆史:“隻是大秦並不是唯一一個家族的延續統治,他們隻是沒有更改國家的名字。”

    蔡優略感好奇:“他們為什麽不更改國家的名字?”

    這個問題王猛可回答不上來。

    “他們曆經過多種政體,共和製、元老製、宗1教製、國王製、帝國製,幾乎全部都試了一遍。”王猛已經能大概搞懂那些不同名字的製度,解釋道:“其實核心一直沒有變過,中央無法全麵領導地方。”

    “應該會很亂。”謝艾暫時沒有功夫去了解羅馬,猜測:“每一段時期就會亂上一次吧?”

    王猛點頭道:“周期大概是三十年到五十年之間,統治大秦的家族就會更換,每一次都是一場王朝更替。有時候會存在共治,分為和平共治以及衝突共治,這一點又與我們不一樣。”

    最早期的時候,羅馬有一次四帝共治階段,那是一場對於羅馬來講能夠用“浩劫”來形容的內戰時期,要不是後麵羅馬又有了“五賢帝”時代,羅馬很可能亡於日耳曼人、凱爾特人和斯拉夫人的總爆發。

    到後麵,羅馬還有另外一次“四帝共治”階段隻是與早期的“四帝共治”有了明顯的區域劃分,被變成了兩個部分。

    從伊利裏亞王朝末期的公元二七零年左右,一直到公元三一零年左右,羅馬一直都不顯得寧靜。

    公元二八零年左右到公元三零五年左右的時期,羅馬的東部和西部各自都出現了四帝共治的局麵,等於是羅馬全境竟然有八個自稱奧古斯都的人存在,可以想象是亂到了何等的程度。

    君士坦丁一世終結了羅馬的四帝共治局麵,使羅馬再一次迎來了輝煌,關鍵是好景並不長久,相繼有家族再次強橫崛起又讓羅馬陷入了分裂,等待他又一次解決掉了那些對手成為唯一的奧古斯都,卻是因為對繼承人的猶豫不決讓羅馬迎來了“家族式”的內戰。

    要是再算上軍官亂政時期和幾乎沒什麽作為的伊利裏亞王朝,一直到現如今的君士坦提烏斯至少讓羅馬保持相對穩定,羅馬是在不斷的混戰和內亂中持續了整整一百零二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