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000章:成事不足敗事有餘(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3206更新時間:2019-01-29 00:24:09

    董仲舒將儒家比喻成為一位美嬌娘,送給了劉徹。

    極度需要統一全國思想的劉徹,但凡是有一個學派能幫他收攏人心壓製不服,何必去獨尊什麽儒術。

    可惜的是,當時隻有潛心觀察的董仲舒看出了劉徹需要什麽,其餘所謂的大能全部撲在紅塵之中爬模滾打。

    沒有更好選擇的前提下,莫是不是美嬌娘,便是個醜娘子,隻要能夠幫自己達到目標,必然也是要摟著回家。

    劉徹摟著董仲舒所獻的美嬌娘回去了,給了儒家一個迅猛成長的空間。

    獨尊儒術之後,事實上儒家也不是輕易爬上巔峰,那是一個腥風血雨的年代,亦是一段學術不爭則亡的歲月。

    “現如今的儒生與當時的儒生相比,提鞋都不配。”劉彥自然不會去幹迎送的事情,那些名士走後,他邀請幾位核心重臣一塊酌,喝了一些話匣子也就打開:“朕觀看記載,董仲舒門徒一手持書一手握劍,每拜山頭以禮先行,論辯若不能服人,以劍相向。”

    這一些曆史可以算是秘史,並沒有記載在《史記》,隻有從一些本紀和列傳才能找到一些影子。

    “遠古之儒,確有仗劍直行之學派。”桑虞追憶一般地:“臣仔細想了一想,公羊春秋,楚、韓、趙、燕詩派,莫不如此。”

    春秋有三派,分為公羊春秋、左傳春秋和穀梁春秋。

    董仲舒就是公羊春秋的大佬。這一派比較愣,腦袋也尖,就是他們作為儒家的先鋒,清掃當時的競爭對手。

    左傳春秋的出現比較晚,吞並了家之後,開始以著書育人為目標,像是臥冰求鯉就是被創造出來的一部。他們的用意自然是極好的,才不管為什麽不砸了冰,非得用體溫去將冰融化,就好像不這麽幹就是不孝順。

    穀梁春秋則是一幫呐喊親親相為隱,主張大家族治世的一個學派。大半都是魯地大儒為大佬。

    那些楚、韓、趙、燕所謂的詩派,就是從《詩經》中衍伸出來的一些儒家學派,其中楚韓詩派幾代人一直致力於教化南方的蠻荒之地,他們所取得的成就應該是儒家各派最大,影響也是最為深遠。

    就是因為有楚韓詩派的努力,才有劉徹輕易收服南疆,原因是南方各族的主事人早在楚韓詩派的努力下先行漢化。

    楚韓詩派的貢獻不止是在西漢一朝,影響力甚至可以追述到千兒八百年之後,中南半島的上層漢化一直持續到白皮膚係用堅船利炮所打破。

    趙燕詩派的努力成果也一樣不,朝1鮮半島又重新被分裂離開諸夏這個大家庭,諸夏文化曆來還是朝1鮮半島的主流,甚至倭國受到的影響也一點不。

    直至棒子新認了一個爹才搞去漢化,連首都的名字都改了,簡直是背祖忘宗和喪心病狂。

    另一個就比較糟心了,沒改變漢字的倭國,一開始入侵“我大清”是用恢複華族榮耀的理由。

    要恢複華族榮耀與倭人有個什麽關係,他們“我大清”並不是中華正朔,自己是繼承了正統的華族文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