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004章:曆史長河啊……(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3392更新時間:2019-01-29 00:24:10

    許昌曾經有一段時間被更名叫作許都,那是曹操安置漢獻帝劉協臨時改的名字。

    就和很多城池那樣,不管之前是何等的壯麗,曆經胡虜的肆虐都變得破敗,某些城池更是幹脆成了大片牧場中有著偏偏廢墟的荒地。

    “城內還有宮城地基。”桑虞去許昌城內逛了一圈:“當地官府無力清除地基,建起籬笆牆圍著。”

    意思就是那裏曾經作為宮城,中樞沒有特別指示之下,許昌的縣令沒敢亂動,不但沒在宮城舊址上建造官衙,同時也沒有安置百姓。

    諸夏的曆史很長,夏商時期不太好,到了周室分封之後,其實剛開始建造的那些城市都能算是都城,隻有諸侯才有那個資源和勞力建城,其餘地方都是村落形式。

    周室分封的三千諸侯征戰吞並,曾經的諸侯都城成了一座普通的城市,但能被作為都城的城池卻是越建越大,城牆建得更高更厚,看去也是越來越壯麗。

    大爭之世的環境下,各國將都城進行遷徙是很普遍尋常的事情,像是整個戰國領土一直最為廣闊的楚國,光是遷都就進行了七次。

    曆史太長了,還有著多次漫長的割據狀態,曾經作為一方割據政權都城的城池其實不在少數。

    現如今的漢帝國,人口最多的建康就是作為一代都城,便是臨淄也是曾經作為都城,其餘如襄國、鄴城、成1都、姑臧、盛樂也都是曾經被當作都城或陪都的存在,才有了完備的城防和相關的基礎。

    作為都城的時間越是不久,就能看到留下更多的底蘊。像是石虎花了大力氣建造起來的鄴城,她雖然在漢帝國的政治地位不高,可要是以城池的完善度和占地規模而言絕對能排到前五。

    許昌作為都城已經是兩百六十多年之前的事情了,別現在看去她早就沒有作為都城的風光,其實在曹魏將政治中心遷往鄴城之後,她就用極快的速度衰敗下去。

    建康到長安的國道是到潼關,潼關又有一條國道是通向東北。

    長安作為國家的中心,盡管地理位置並不是在正中央,有了交叉的國道卻能無視掉所在方位,不管是從政治層麵還是其它,真正做到了成為國家的心髒。

    劉彥對許昌城內有什麽一點都不關心,甚至都沒有閑暇的功夫去思考許昌給過這個民族帶來什麽意義,或者是日後會發揮什麽作用。

    這一次出巡主要目的是作秀,像是駐營之後談論孝道就是其一。

    發生的事情會用各種渠道傳遞出去,也許會成為諸多版本的故事,可能也會誕生典故,為民族在精神層麵增加財富。

    提倡其它的精神或許會有風險,鼓勵孝順卻是一點風險都不會有,就是創造出來的一些故事著實太誇張。

    劉彥不太好去較真,能達到提倡的目標才是好事。

    這個世界壓根就經不起較真,一旦較真誰都不會舒服,例如庾翼前去查看奴隸營。

    他們會停在許昌,是這邊有一處營地收攏修建道路的奴隸,數量為十二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