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055章:來自皇帝的反擊(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3246更新時間:2019-01-29 00:24:23

    現如今這個時代,十一歲的孩子是個什麽樣的狀況?

    要是在普通人的家庭,十一歲的孩子已經要承擔起一些勞作,平時的劈柴挑水以及梳理家務,農忙時跟著大人耕作或是收割。

    富庶一些的家庭,十一歲大概是啟蒙階段,除了讀書識字之外會參與家裏的一些事務,如對佃戶進行管理,接手一些生意。

    大富大貴之家的十一歲,啟蒙階段早就過去了,是進入到精讀的歲月,他們在這一段時間內的生活會非常有規律,日常作息之外就是學習,偶爾會被大人帶出去進行社交活動,為更加複雜的未來打好基礎。

    簡單的,現在這個社會之下,十一歲絕對不存在什麽真無邪,更加沒可能是吃飯睡覺讀書之外什麽都不幹,不同家庭的十一歲都有自己的任務,甚至是因為男女的區別,有更加明確的任務。

    漢人家庭中的男兒,不管是家庭環境怎麽樣,貧窮或是富貴都有一個主旋律,父母最先給他們養成的第一個人生觀就是一定要有責任感。

    這個責任感可以是擔負家庭的某些勞動,也能是孝順長輩和照顧年歲更的同輩。

    長久的歲月之中,諸夏傳承下來就是依靠一代人又一代人認同的價值觀,其中就包括責任與孝順,通常孝順會排在首位。

    孝順當然不是動一動嘴巴,最為實際的做法是在平日裏幫父母承擔一些勞動,減少父母身上的重擔,又在這個過程中走向成熟,慢慢變成自己孩子的父母。

    作為男兒,他們還會被輸入一種觀念,那就是一旦有機會必須要抓住讓自己家庭變得更美好。通常會是響應君王的號召,踏上戰場抵禦敵寇的同時,獲取功勳成為人上之人。

    正常的諸夏社會,男兒從來都不害怕踏上戰場,相反他們渴望能夠得到君王的召喚,依靠這個途徑來作為改變自己人生命運的契機。

    承擔家庭責任,照顧長輩以及幼,響應君王的號召,它們就是古典社會狀態下漢家男兒的人生價值觀,也是絕大部分男兒一生的軌跡。

    相較於男兒的責任以及對功勳的追求,漢家女兒會更加單純和枯燥一些。

    隻要不是大富大貴的家庭,女兒絕對不會有讀書識字這一個過程,她們自懂事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參與勞動,然後在勞動中懂得女兒身應該會的生活技能,同時什麽真浪漫全被消磨沒了。

    便是在大富大貴的家庭,教導女兒讀書識字也僅僅是為了讓她們明理,並不是要教導她們成為何等的妖孽。

    一般富貴人家教導自己的女兒,是教導怎麽去經營一個家庭,成為賢內助之類,她們的擇偶標準通常不會低。

    普通人嫁的女兒被勞動消磨了真浪漫,不是普通人家的女兒則是在一連串的教育中早早成熟,什麽自由和奔放,乃至於為自己而活,實際上根本就不存在於諸夏的古典社會。

    龍不與蛇交,鳳不與蛆盤,一直存在於社會,門當戶對永遠都會是主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