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074章:大戰之前(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3556更新時間:2019-02-01 23:24:13

    漢帝國的西征大軍來到疾隆坡沒有繼續向西推進,原因是以當前的兵力並不適合進軍,再來就是周邊還有“局外人”,不將季多羅王國和克什米爾區域解決掉,有後路不穩的威脅。

    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因素,那便是西高車。

    匈尼特是在一場大戰中名存實亡,他們國內的阿蘭人是逃向了鹹海,去投奔那裏的阿蘭部落。北匈奴後裔是跟著阿迪亞巴特拉,他們不想繼續與漢人死磕了,聽西邊的人比較軟弱,是作為一個整體的部落回歸本源。

    名存實亡的匈尼特不管是從哪一方麵來看都已經出局,漢帝國下一個要解決的目標就是西高車。

    作為漢帝國的敵人,西高車是在元朔九年登上了舞台,隨著與漢帝國作對的那些國家和部族相續灰飛煙滅,西高車是因為距離以及那一片沼澤海的關係才能存活至今。

    漢帝國已經攻進匈尼特境內,不再需要跨越長度約有三百來裏的沼澤區域才能攻擊西高車。在這種前提下,也是並不弱的匈奴特麵對漢帝國是那麽的不堪一擊,西高車選擇了放棄棲息地向西遷徙的舉動。

    峻稷山校尉部被設立起來,初期是防備西高車以及柔然部落聯盟,自然還有監控西域的任務。

    柔然部落聯盟被解決掉,西域也回歸諸夏的懷抱,峻稷山校尉部剩下的職責就是針對西高車。

    原先漢人並不了解峻稷山向西和向西北是一片跨度三百來裏的沼澤地帶,更不清楚隻有在短暫的夏季那邊才能行軍,等待知道這個情況之後,峻稷山校尉部其實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

    峻稷山校尉部後麵被選擇為組建第一個火器師的軍事單位,正是作為一個校尉部他們顯得有些多餘,不裁撤的前提下,同時峻稷山也是一個重要戰略重地,選擇這裏建設火器師還是相當合適的。

    元朔十四年的時候,漢人是在峻稷山探勘到三處鐵礦以及一處銅礦,便是硝石礦也勘探到了一個。

    三處鐵礦,一處為超大型的鐵礦,開采之後進行冶煉,發現這一處超大型鐵礦的礦石十分優秀。

    當時的丞相府拿出一個建議,考慮到漢帝國日後必然會西進,是不是有必要利用起峻稷山那邊的資源,就地建設一個工業區?

    考慮到長安與波斯薩珊的距離,再加上長安的資源是從各地運輸而來,以後西征需要用到的資源是海量,的確是應該在前方建設一個工業區出來。

    元朔十五年,第四座火器建造基地在峻稷山落成,經過一年半的建設開始投入生產。

    至今,峻稷山雖然依然無法生產成品的槍械以及青銅炮,主要是以生產零部件為主,為前線部隊的裝備進行維護卻是能夠辦到的。

    事實上有全套生產線製造火器的工業區隻有長安一個,其餘三個是被人為限製。

    能夠製造火藥的工廠在元朔十五年之前也隻有一個,是在秦嶺山脈之中。到元朔十七年卻是猛增到六個,原因自然是隨著軍隊組建列裝火器,需要使用的火藥有增無減,再不多設幾個火藥生產工廠,火器隻能當刺槍用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