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71章 大牛(下)(2/2)

作者:任怨字數:5942更新時間:2019-01-29 01:56:18

    米飛飛在辦公室的窗戶裏看著郭泰來打車離開,忍不住撥了一個電話。那邊一接起來,米飛飛就無法壓抑的衝著電話裏叫起來:“嘉怡,你知道我今天看到了誰嗎?你知道今天誰來了公司嗎?那個胖子郭總還真有兩把刷子啊!”

    ……

    回到工作室,郭泰來打電話對王教授說了聲抱歉,把約好的時間推了兩天,也不耽擱功夫,飛快的開始幹活。

    那個鈦合金編織球燈罩實在是太簡單了,郭泰來隻要控製著納米機器人一點一點的將需要的形狀雕琢出來就行。就算是尺寸超過了二十厘米,但隻要外部掏空,裏麵的部分自然會掉落下來,輕鬆的處理掉。差不多一個多小時之後,郭泰來就完成了鈦合金燈罩的整體加工。

    要求加工精度一絲,郭泰來怎麽好意思做到這麽低?所以,還是按照自己能力的極限,將加工精度定位在了五十納米上。

    說實話,加工製作一些金屬零部件,對於郭泰來來說,除了尺寸上比較大的還算是有一些挑戰性之外,其他方麵基本上已經沒什麽難度了。隻要郭泰來腦海中能夠具現出3D效果圖,加工也不過就是按圖索驥而已。

    倒是今天郭泰來第一次接觸芯片製造,在公司郭泰來說的很簡單,可郭泰來知道,遠沒有那麽簡單。還是那句話,郭泰來可以嚐試非常少量的用納米機器人來雕琢蝕刻幾片芯片,可大規模的製造,還是完全不用考慮,根本做不到。

    打開8086的電路設計圖,郭泰來仔細的看起來,而在他的手上,一個密封的盒子正被捏在手中。如果有人能夠透視的話,一定可以看到郭泰來的手指上好像長出來一根細針,紮透了密封包裝盒,插進了盒子裏的單晶矽片上。

    一個挨一個的晶體管被郭泰來按照看到的圖紙蝕刻出來。郭泰來做的很仔細,速度也很慢,差不多一秒鍾才能夠蝕刻一個晶體管。總共四萬個晶體管,一個芯片蝕刻,就需要郭泰來十一個小時。

    不過,正常的8086是3微米製程,奔騰3是250納米製程,可現在郭泰來製作的這顆8086,則是50納米製程。比正常的3微米縮小了60倍。也就是說,這顆郭泰來製作的芯片,隻有不到一毫米的尺寸。

    封裝同樣是極其精細的工藝將蝕刻好的單晶矽片包裝固定密封並將引腳和芯片接點用導線連接,在五十納米的技工精度下,同樣一點一點的製作完畢,得到了一顆引腳極長但是尺寸卻不到一厘米的芯片。

    製作過程中全程密閉,隻有納米機器人接觸,完全無塵環境。為了讓自己的技術人員看的更直觀,郭泰來還特意多花了十幾個小時的時間,單獨製作了一顆裸芯片,就是沒有封裝的餓矽片,那些技術人員可以用顯微鏡直接看到晶體管結構。

    然後郭泰來就帶著這些,再次去了公司。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