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44章 把武力放出籠子!(第三更,求收藏)(2/3)

作者:大羅羅字數:6900更新時間:2020-12-29 12:32:21

    而授田之後,當然就是當官了!

    義從三級是不能當官的,而當勳位升到下士後,就有資格當一個九品官了。下士往上直到上卿,一級勳對應一級官。

    不過有資格不等於可以當上,要當官有兩條路線,一是先入學後試官;二是試官。

    入學就是先去天策諸軍府開辦的府學讀書,學習怎麽當官(包括當軍官),學成以後再通過考試,然後授官。

    而試官則是有資格當官的勳位獲得者通過官員考試,取得當官的資格。

    如果沒有勳位在身,當然也可以當官......科舉還是要保留的,一次會試最多取士三十個進士,憑本事考吧!

    另外,征辟和蔭補的當官路線也不能取消,但那就不是正途了,如果補不上科舉功名或是軍功,上升空間是很有限的。

    以後的正途,一是軍功;二是一次會試才取三十個的進士。

    最後,軍府的學堂也會對府兵子弟開放,他們可以在學堂中學文習武,有了本事以後再去從軍為官,可就容易多了——這其實還是一條隱藏的上升路線!

    隻要條件成熟,這些軍府學堂就會變成軍事學院或少年軍事學堂......不過那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

    ......

    大堂當中靜悄悄的,雖然趙楷讓大家暢所欲言,但是一時之間,卻人人都一言不發了。

    說實話,在場的眾人對推行“分田分地共天下”和“發財升官靠軍功”這兩個基本方針,都是存有相當大的顧慮的。

    這兩個基本方針,如果在大宋朝之前提出,雖然會引起一定的爭議,但是人們還是比較容易接受的。

    因為在那個時代,對廣大寒門地主階級的成員來說,往上爬的主要通道就是軍功。甚至對一些出身衣冠門第的大士族而言,獲取軍功也是他們攫取更大權力的重要手段,隻是這些高門幹才的起步價不一樣,開局就是將領,不用起自行伍。

    可是在宋朝,特別是到了北宋開國已經一百幾十年的宣和年間,“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哦,這不僅僅是一種想法,還是一套在一定時間內,對大部分人都比較有利的社會財富和權力分配方法。

    沒錯!用科舉考試作為寒門地主階級的上升通道,相比以軍功作為寒門地主的上升通道,當然有好的一麵。

    因為軍功並不一定要從砍外族和打國戰中獲取!

    造反,打內戰,甚至搞政變,都可以獲得軍功!

    如果普天下的寒門地主為了上升都在琢磨殺人立功,這可不僅是在上麵當帝王的人不能安心。下麵的勞苦大眾一樣得提心吊膽過日子......好好的日子,許就被一陣動地而來的漁陽鼙鼓擊得粉碎!

    所以這一套製度在宋朝建立之後,隻是在元末明初被朱元璋拿出了用了一用,後來又魔改出了一個軍戶製。

    但是趙楷現在別無選擇,因為他從開封府帶出來的那些財貨和在河北搜刮到的財貨,現在已經花用的差不多了——他麾下的軍隊已經擴張到了九萬之眾!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