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30章 ??你們不講武德啊!(求訂閱,求月票)(2/3)

作者:大羅羅字數:6094更新時間:2021-01-24 13:00:50

    其中“十三城築城”是直接投資,雇了信德府、磁州、洺州、相州、衛州等五個州府的十三萬民伕,用沙包築壘的方法進行施工,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十三座城池以及環繞在這些城池周圍的支堡全部打造得固若金湯!

    而對固鎮和綦村鎮的鐵山的投資,則以借貸的方式進行。借錢給以張廣輝和陳潛這兩個“忠商”為行首的6個冶主為本,分別讓他們負責固鎮、綦村鎮的鐵礦和煤礦——之前因為金兵南下,這一帶的鐵礦、煤礦大多停了產,冶主和礦工也大多逃散。不過在張廣輝和陳潛的努力下,現在總算又找到三十幾個冶主和萬餘戶礦工。

    現在固鎮、綦村鎮一帶的鐵礦煤礦,都已經複工,一車車的鐵礦石、煤炭、木料,,已經被拉到了用土包壘起來的固鎮城和綦鎮城中。這兩座城堡的占地可都不,城內還給分了二十多個“坊”,除了被官府和兵營所占據的“坊”,其餘都是鐵坊。每座鐵坊門口都有不少附近村子上來的壯工,簇擁得一團一團的,看見有大車入坊,就一擁而上。隨車的鐵坊夥計就會大喊:“別擠,別擠都有活幹!托官家的福,扛大包的活兒可幹不完!”

    的也是啊,趙楷這幾個月發給勞動人民去扛的大包真是數以千萬計!

    以至於用來編織大包的麻和稻草都出現了供應緊張在盛產水稻的四川、荊湖兩路,各地官府都開始要求農民們上繳稻草抵免役錢了。

    除了這些扛大包的力伕,各家鐵坊之中,還有許多砌爐子的造爐匠在忙活——他們正在建造的是土法高爐,建好以後看著就跟碉堡差不多。“碉堡”邊上還要修個巨型的鼓風箱,用來往爐子裏麵吹風。

    而用這種土法高爐煉出來的就是生鐵了,需要用炒煉法、灌鋼法、坩堝法進行再加工,才能變成接近於鋼的熟鐵。

    不過為了節約木炭,上等的鐵料(用木炭煉出來的生鐵)不會在固鎮和綦村鎮進行加工,而是會直接運往洛陽。在木炭供應比較寬鬆的洛陽加工成熟鐵,最後再進行鍛打,製成甲胄或兵刃而所產出的甲胄,如果要賣給趙楷,則需要一套一套的用神臂弓試射,而且還要隨機抽取幾套,由鐵坊之主穿上親自去試神臂弓!

    至於賣給府兵的甲,趙楷每套隻給0貫,餘下得他們自己的血汗錢!而且這甲是他們的私產,可以傳給子孫的!怎麽檢驗,趙楷就不管了不要弄出人命就行!

    這大概就是高中生穿越的苦了會得太少,金手指都不能好好開,點不出焦炭煉鋼的科技樹——焦炭倒是煉出來了,但是趙楷不知道有反射爐,而且宋朝的耐火材料不過關,所以煉鋼的爐子承受不了焦炭的高溫。

    而趙楷這個“高二青年”雖然知道石墨可以耐高溫,但是上哪兒找那麽多石墨呢?現在的石墨還是畫畫用的顏料,可昂貴著呢!用石墨粘土造幾個坩堝用一用還能承受,造高爐那是不可能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