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30章 世界傳媒之王的重要一步(求全訂)(2/3)

作者:黃老濕字數:7316更新時間:2019-05-16 19:07:18

    以及以中下階層讀者為根基,在上流社會臭名昭著,卻又銷量極高的《太陽報》。

    值得一提的是,資料上顯示,《太陽報》在1969年被魯伯特·默多克給收購了。

    當然,現在魯伯特·默多克深知類似“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道理,所以盡管此時他已經成為了澳大利亞的媒體大亨,且在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都有了媒體,但是他還沒有成立在未來赫赫有名的新聞集團。

    此時浮在明麵上的隻是澳大利亞新聞有限公司。

    上麵的這些報紙,都是英國全國性的大報紙,銷量從七八十萬份到幾百萬份不等。

    在這個世界上,話語權是極其重要的一種權利,從古至今的掌權者都知道,這是能夠影響政權的力量。

    夏禹來到倫敦,心中想法和目標十分地多,但是他一個華人想要堂堂正正地進入別人的圈子,讓政客和資本家對他重視,就需要有讓別人重視的東西。

    並且因為他的算計很依賴英國的政治,所以斟酌之後,還是選擇從媒體行業切入。

    隻要他握住了一定的話語權,正值激烈交鋒的幾個政黨都會對他伸出手,希望它提供幫助。

    當然前提是需要他的話語權足夠的重。

    也幸好,因為英國曾經殖民全球,英裔後代遍布全球,所以相對於美國,英國媒體行業對外的限製並不多。

    魯伯特·默多克是澳大利亞國籍,英國是澳大利亞的君主國,所以魯伯特·默多克有資格買下《太陽報》,甚至後來買下第一大報《泰晤士報》,以及歐洲最大的空電視台。

    而香江此時也還是英國的殖民地,夏禹是香江戶籍,理所當然算是英國公民,他也是有資格買報紙的,英國法律沒辦法限製夏禹。

    有需求、有資格、有資本,夏禹當然要好好挑選收購目標。

    看完所有資料之後,夏禹思考良久,從中拿出了兩份資料,分別是《金融時報》和《每日電訊報》!

    這兩份,是最適合他收購的報紙!

    《金融時報》是顏文翰的老上家,創辦於1888年,是英國最好,也是世界聞名的商業和財經報紙,此時全球日總銷量在10多萬份,期中70%的銷量由國外貢獻,到了後世《金融時報》更是以8.44億英鎊的價格易主日經新聞集團。

    雖然到了後世,因為《金融時報》積極擁抱互聯網,所以讀者幾乎轉移到了電子端訂閱,紙質方麵訂閱就較少,日發行量也就幾十萬份,但是其電子訂閱的讀者擁有六七百萬。

    但是在這年月,互聯網還未出現時,《金融時報》的日發行量還在一百萬份以上。

    此時的《金融時報》集團,歸屬於培生教育集團,培生集團持有其71%的股權。

    並且《金融時報》集團又持有《經濟學人》公司50%的股權。

    而《經濟學人》公司是世界四大財經雜誌之一的《經濟學人》的擁有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