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68章 資本和政治(第二更求票票)(2/3)

作者:黃老濕字數:6304更新時間:2019-08-24 21:34:57

    夏禹回憶片刻,心中盤算一番,得出一個大概的時間點。

    雖然現在沒有任何人通知他,但是夏禹很清楚,到了10月份,瑪格麗特內閣完成了先期的準備、鋪平了道路,正式開始私有化改革,第一個開刀的就是英國石油公司,而且會一次性放出百分之十九的股權。

    其實在英國,鋼鐵、航空、汽車、石油開采等部門的國有成分比重分別達到75%、75%、50%和5%,石油開采行業是最低的。

    如果是為了國民好,按道理應該從比例高的開始動手,畢竟在英國,國有化程度越高的行業國企經營越不善,虧損越嚴重,對政府財政的報複越大。

    但是那也隻是想想,要知道這裏是資本主義國家,資本對政府的影響程度不是一言兩語能夠清楚的。

    正因為石油開采行業的國企占比程度低,麵臨的競爭壓力就越大,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夠活下來,可想而知對石油行業的私企的威脅有多大。

    夏禹清楚,瑪格麗特政府對石油行業動刀子,正是因為後麵的資本壓迫,或者利益回饋,回饋支持保守黨的石油利益集團。

    上一屆政府是工黨執政,當時大選時,在野黨工黨競選綱領明確主張:加強政府對北海石油資源和石油生產、運輸的控製。

    這一口號很得民心,使工黨競選獲勝上台。

    工黨上台之後,正當英國北海海域第一批油田開始生產的時候,工黨政府通過議會先後發布了《石油稅法》和《石油與水下管理法》,規定了根據當時國際油價上漲的情況而對英國北海生產的原油加征“石油收入稅”。

    這兩個法案大大擴大了能源部門的權利,然後工黨政府成立了英國國家石油公司,通過它加強政府對石油行業的控製和監督。

    並且工黨政府還不要臉地給英國國家石油公司開政策掛,授予了它一些特殊的權利和職能。

    首先就是保證英國的石油供應,英國國家石油公司有權以市價購買和銷售北海英國海域各油田所生產原油的51%,這項權利代表著工黨政府向各油田的經營機構中派代表。

    其次就是在1977年第五輪和1979年初的第六輪招標中,政府規定各中標的外國公司要讓英國國家石油公司取得51%的股權。

    第三,工黨政府還授予了英國國家石油公司十一個海域區塊,作為該區塊的作業者。

    最後還規定,英國北海海域的各礦區進行股權轉讓時,英國國家石油公司有優先購買的權利,並且因為公司把利潤上交政府,還不用繳納石油收入稅。

    在這種開掛的情況下,成立不到五年時間,英國國家石油公司就成為了北海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並且在1978年,它購入的油田也開始產油,對各大石油公司產生了巨大的威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