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27章 還有兩個問題!(2/3)

作者:黃老濕字數:7070更新時間:2020-09-07 00:51:51

    陸超毫不猶豫地搖頭說道:“當然不是,我認為CD唱片反而是更為保真!”

    不待夏禹詢問,他直接講述自己觀點的依據。

    “董事長,我是站在科學的角度上進行辯證對比。”

    “其實隻要弄明白CD唱片和黑膠唱片的刻錄方式的區別,就可以做出明確肯定的判斷。”

    “黑膠是通過聲音電信號-機械信號盤片紋路而產生的,這個過程看似沒有任何損失,但其實機械這一步損失特別大,任何機械傳動都會受到環境、溫度、重力等各方麵的影響,把黑膠唱片再放出來時同樣存在這個問題。”

    “而黑膠的母帶肯定是損失最小的,如果要再進行複製刻錄,隻可能是損失越來越大。消費者隻能拿到複製刻錄盤而不是母帶。”

    “而CD是通過數碼采樣記錄數字信號方式產生,在采樣過程中確實有損失,因為采樣率就決定了音頻範圍,但是CD的采樣率足以高到超過人耳的聽覺範圍,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所謂的有損並沒有意義,損失的是人耳聽不見的部分。這一個損失可謂是“明碼標價”的,而整個CD係統除了這一點有損失之外沒有其他任何損失。“

    “當然還有線路設備損失,但是黑膠也存在同樣的問題,所以這點互相持平抵消。”

    “一旦模擬信號進入數字化以後,無論傳播、複製刻錄都是無損的,CD光盤上的數據有足夠的冗餘和糾錯功能能保證複製出來的盤和母帶是模一樣的。”

    “所以在設備級別相同的情況下,CD唱片的音質肯定是比黑膠唱片的更好!”

    聽完陸超簡潔明了的分析之後,夏禹頓時了然。

    這麽分析的話,確實是CD唱片的音質更好。

    當然每個人的聽覺係統都是不一樣的,總有人的不一樣,更何況還有聽力錯覺存在,這注定著推向市場後,會有爭議。

    但是少部分人可以直接放棄,後麵再慢慢地同化!

    之後他又看了這款CD隨身聽的產品說明書,得知型號是天工CD-P1型,機身三圍是130x140x17mm,機身重量290g,耳機重量18g,電源是采用的兩節幹電池,續航能力為8個小時,最大輸出功率是20mw 20mw,頻響範圍是40-22050Hz。

    CD隨身聽的頻響範圍上限幾乎是黑膠隨身聽的兩倍!

    一般來說,在人耳器官能夠感覺出來的範圍裏,頻響範圍上限越大,聽到的聲音也就越立體。

    這是一個很大的賣點。

    夏禹放下隨身聽,單獨將CD光盤拿了出來,看了看後問道:“陸博士,在CD光盤的專利方麵,有沒有漏洞?索尼公司跟飛利浦研究到什麽程度了?”

    陸超回憶了一會後詳細地回答道:“董事長,在專利方麵這得多虧了霍總裁,得多虧了他,我們在技術專利方麵才能夠占據一定的優勢。”

    夏禹眉頭微挑,有些訝異地看向霍建寧,卻見霍建寧謙虛地笑了笑。

    夏禹笑著說道:“建寧,說說你是怎麽做的?”

    霍建寧這才將之前所做的事情說了出來:“其實在之前我聽陸博士說,在CD鐳射光盤領域,世界上有不少公司在進行研發,不過先行者是索尼公司和荷蘭飛利浦公司,這兩家公司在1980年就製定了紅皮書標準,隻不過是CD-DA光盤標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