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84章 六大財團中的雜牌軍(2/3)

作者:黃老濕字數:5710更新時間:2020-10-25 02:16:43

    這四大財閥,都各有一個最核心的家族來掌控,分別對應著岩崎家族、三井家族、住友家族和安田家族四大家族。

    這老四大財閥,也是二戰時支撐島國的財閥,因為戰鬥力強悍、壟斷性高,在島國戰敗之後,由美國操刀給肢解了。

    隻不過戰後,隨著美國因為與社會主義陣營對抗,因此狗鏈又放鬆了,四大家族又再次收攏股權,由家族成員為紐帶,整合成立新的財團。

    其中因為涉及軍工最淺的住友財團戰後損失更小,因此第一個於1951年重新成立住友財團,且住友家族控製財團股本程度相當高,不會低於百分之五十!

    緊接著是原本實力最強的三菱財團,於1954年再次重組成立。

    然後進入1961年,三井家族也重整旗鼓,完成了重組,三井財團再次出現。

    又過了四年,安田家族也終於整合完畢,成立了富士財團。

    至此,老四大財團再次重生。

    而因為戰後老四大財閥被肢解,使得島國的商業環境優化了不少,又有不少新的家族壯大或者出現。

    但是四大財團再次出現後,這些家族不甘心再遭受到不公平的競爭,因此以之前主要為中小型企業貸款的三和銀行為中心,成立了三和財團。

    最後的勸銀財團,則顯得大器晚成,一直拖到了1978年,才拉攏了足夠多的成員,一舉成立便反超了十一年前便成立的三和財團。

    因為三和財團和勸銀財團是後麵成立的,且是屬於聯合型財團,因此執行力和戰鬥力比前麵的四大財團更弱。

    特別是三和財團,簡直就是島國六大財團中的雜牌軍!

    給他冠上“雜牌財團”的名頭也不為過!

    三和財團的核心銀行三和銀行,本身就是依靠給中小型企業放貸而崛起的,主要也是涉及輕工業和紡織業,所以三和財團成立之後,重工領域薄弱。

    三和財團的“三水會”的很多核心企業之所以被拉來,都是有拉來壯聲勢的成分在。

    就比如島國十大商社之一的日商岩井公司,明明是第一勸業銀行是第一大股東,三和銀行僅是第二大股東,卻被三和銀行挖牆腳給挖過來加入了三水會。

    然後三和財團一直想推進其與三和財團旗下另一家島國十大商社吊車尾的日棉商社合並,可惜一直沒有成功。

    而在1978年勸銀財團成立之後,日商岩井公司又同時成了勸銀財團的成員之一。

    除此之外,三和財團的鋼鐵領頭羊之一的神戶製鋼所,同樣也是勸銀財團的外圍成員之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