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七章:舉秀才(1/2)

作者:陳留堂字數:4484更新時間:2020-11-24 21:33:55

    陳有鳥獲得的這一份突如其來的名聲,源自孟北流的推薦。孟夫子把十多首詩作在所屬的文壇圈子裏發布,並不吝讚美地進行宣揚,不用多久,陳有鳥就成為了海岱郡有名氣“詩人”。

    在大胤王朝,經義文章為主流,但詩詞歌賦也占據著一定的位置,科舉科目中,便有一項必考的“詩賦”,占分比例雖然不高,可想要博取功名,也必須掌握詩詞格律和格式。

    孟北流本身,偏愛詩詞這一塊,性情不羈,仕途失意後,更是喜歡寫詩作詞,抒發內心的苦悶與憤懣。

    俗話有:歌以詠誌。

    這也是他見了陳有鳥的詩,頓時生出惜才之心,破格將陳有鳥收入不同流草堂的原因所在。要知道別的學生,最起碼得有秀才功名,白丁是不收的。

    孟北流欣賞陳有鳥,有心將其推薦成名,畢竟現在陳有鳥也是不同流草堂的學生。

    學生揚名,作為老師,與有榮焉。

    主要還是這些詩作水平上佳,雖然來自另一個時空,可放到此地,依然能膾炙人口。

    陳有鳥有自知之明,有目的性地抄寫出來,而不是哪首經典寫那首。目前為止,他所寫的大都是短的五律,言簡意賅,意韻淺白,學生讀了都能理解的那種。

    這些詩作,符合他目前的年紀和身份。

    他並不想成為什麽詩人,而是要當官人,寫詩給孟北流看,本意是當敲門磚,籍此入門讀書。

    然而名聲,的的確確是個好東西,能帶來某些意料之外的影響力,以及好處。

    ……

    “舉秀才?”

    草堂內,陳有鳥驚詫地叫喚出聲。

    孟北流微微頜首:“不錯,老夫和幾個好友欣賞你的詩才,有心要舉薦你上去。”

    陳有鳥有些汗顏,那些詩作都來自《文心雕龍》,自己隻是當了個文抄公。不過來到這方異世界,曆史文化麵目全非,不用白不用,問道:“這個舉秀才,是什麽樣子的?”

    孟北流疑問:“你不知?”

    陳有鳥抓抓頭:“我在山上待久了,並不了解。”

    孟北流不疑有他,解釋起來。

    原來大胤王朝的科舉製度,除了正式的考試之外,另外還有不少名目,比如捐監生、比如舉秀才、還有特別的恩科之類。通過這些,不用考試,也能獲得功名。

    陳有鳥聽得大開眼界,果然是社會現實主義,哪裏都差不多。考不過,還能走後門,也能用錢開路。

    比如這舉秀才,便是由地方上的大儒名士,隻要找夠三人,三人聯名舉薦,即可讓受舉薦的人直接從白丁晉身秀才,而無需辛辛苦苦地去考童子試了。

    這樣的方式,無疑是一大捷徑。

    要知道童子試雖然是最低階段的考試,但也有著相當的難度,不知多少考生考到老,還是個童生。如果得人推薦,立刻當上秀才,就能省去這一關。

    當然,有資格聯名推薦的人可不好找,還得找夠三人。

    陳有鳥問:“老師,這麽寶貴的名額,為何是我?”

    孟北流嗬嗬一笑:“首先,舉秀才的名額每年都有一兩個,不舉白不舉;其次,秀才隻是士大夫的最下層人士,並不算得什麽;然後,你得清楚,舉秀才,跟真正考得的秀才,是有不同的。不少讀書人,他們其實並不願意被舉薦,你可知為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