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71章 智能農業(2/2)

作者:咚小魚字數:4938更新時間:2019-04-29 17:00:21

    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把一塊土地的種植麵積翻了286倍,這個技術目前隻有張凡的公司掌握。

    此刻,這棟種植基地內正在忙碌。整套的智能控製係統讓這裏的農業專家感歎異常。

    這棟大廈裏種植的是優質水稻,這種水稻相對於高產的雜交水稻,產量是相對低不少。

    這種優質水稻的畝產量隻有500公斤。而華夏的超級雜交水稻的畝產量早已經突破了1000公斤。

    產量雖然低了一半,但是質量卻高很多。不管是口感,還是營養價值都非常高。在這裏種植的水稻,主要是滿足私人領居民的食用,所以就選用了這樣的品種。

    智能化的播種機器把一粒粒種子精準的注入到塑料的培養槽內。這種培養槽猶如一個個試管一樣,隻不過是用特殊的塑料製作而成。

    這種塑料非常的結實耐用,不僅可以重複使用,還能避免水稻的根係紮入塑料中。

    智能化的設備非常牛逼,他們能精準的在每一個培養槽內注入一粒水稻種子。

    這些培養槽內注入種植之後,直接排列好以後在被注入配置好的營養液。

    注入營養液後,這些培養槽直接被送進育苗溫室內開始育苗。育苗溫室內的溫度和濕度以及光照都是最適合種子發芽的。

    充足的光照,營養,水分會讓這些種子快速的發芽長成植株。

    在溫室內隻需要呆十天,這些種子就能長成完美的植株。長成植株後,這些植株會被智能係統直接送到營養田內。

    到了營養田,培養槽會被固定在設定好的架子上。一排排架子保證每一株水稻的間隙。這樣的間隙可以最好的吸收光罩和通風。

    這裏的水稻采用無土栽培技術。智能係統會實時監測營養液的多少也營養程度,並且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這裏的種植再用有機種植,完全不噴灑農藥。完美的條件盡最大可能的避免病蟲害。如果有了病蟲害也會采用最合理的方法處置。

    這些水稻隻需要在營養田內生長七十五天,就可以成熟了。所以在這棟大廈裏,這種優質水稻一年可以成熟四次。

    這還不是最逆天的,最逆天的是,在一層樓層內。這種水稻可以栽種三層。每一層都有引光光纖的光纖燈照射。

    還有特殊的通風設備,這樣一來,三層水稻都能很好的生長。

    到了收割的時候,智能的收割設備直接電腦控製,直接收取水稻的稻穗。而水稻的秸稈可以用作他用。

    可以當做牛羊的飼料,也可以造紙等其他作用。這樣就把水稻最大程度的利用。

    按照這樣的種植模式,僅僅這棟大樓的種植麵積就高達1287000畝。

    按照每畝500公斤的產量,僅僅這棟大樓就可以收獲六十四萬三千五百噸優質水稻。而這棟大樓的占地麵積僅僅是1500畝,換算成畝產量,每畝的畝產量高達429噸,這樣的數據太過於逆天了。

    13430/478522015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