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88章 天威(1/2)

作者:木子藍色字數:8480更新時間:2019-06-03 23:28:39

    七月初一。

    秦軍大將秦瓊尉遲恭擊敗駐守西陘關的劉武周大將尋相,兵馬越過勾注山翻過長城進入馬邑郡內。

    李世民、柴紹、李德良、李叔良等俘虜也跟隨大軍前進。他們被一隊秦軍看著,每人騎著一匹突厥馬,就跟著皇帝的近衛隊不遠後麵。

    這四位敗軍之將,默默無言,看著秦軍行進時的那莊嚴齊整,心中卻是暗暗驚歎。

    他們尤其是驚歎於秦軍騎兵的數量,秦軍騎兵的數量超過軍隊總數的四成,其中重騎兵又占騎兵的兩成。就算是步兵,其中騎馬的步兵也占到一半,剩下的一半步兵雖不騎馬,但卻是每火九馱馬。

    隋軍時府兵規定每火六馱馬,一火十人備六匹騾馬,不是騎乘,而是馱運裝備。在開皇時,隋朝府兵甚至是每火八馱馬。

    而如今秦軍每火卻有九馱馬,反超出隋最盛的開皇之時。

    秦軍編製,每三人一組,三組為火,五火為隊,再加上隊頭隊副旗手和兩個護旗手,於是一隊剛好五十人。

    因此一火三組九人九馱馬,其實是已經達到每個步兵都配有一匹馱馬了。而隋時一火是十人,十人八馱,其實都還沒達到人手一馱的地步。

    從此就能看到,秦軍之精銳。

    相比起來,關中的李唐可就差遠了。

    李世民率軍五萬入河東時,手下五萬人馬,其中騎兵不過五千,才占一成之數。步兵中每火隻有五馱馬,是兩人一馱,根本沒有騎馬步兵。論裝備和訓練,也遠不及秦軍。

    “他們的騎兵皆配雙馬。”柴紹對李世民道。

    李叔良則歎道,“秦軍所有步騎都配有弓箭,騎兵和步兵弓手,甚至配有雙弓五弦三袋箭。”

    “騎兵皆有甲,步兵鐵甲裝備達六成,其餘也皆著皮甲。火長以上,皆有明光甲。”李德良道。

    李世民則更關注的是秦軍士兵,“秦軍火長以上者,皆是老兵。他們的兵,肩上還全佩有銅章,有不同紋案,階級分明。”

    肩上的銅章區分士兵等級,而頭盔的盔纓顏色,則區分軍團,再配上那一麵麵的隊旗、營旗、團旗、廂旗、軍旗,使得秦軍雖眾,可行進之時,卻秩序井然,絲毫不亂。

    更別說,秦軍行進之時,還有軍樂手敲鑼打鼓吹號。

    李世民生出一股無力之感。

    大唐怎麽跟秦軍打?

    眼下的秦軍,雖還未一統天下,但其之精銳,甚至遠超開皇年間的府兵了。其久經戰陣,勇武能戰,尤其是賞罰分明,有功即兌,使得秦軍戰鬥意誌極強。

    雖說羅成的秦國所有軍隊加起來也僅五十萬之眾,可唐軍前後幾次征召、整編的兵馬加起來也有五六十萬,但卻完全無法同比。

    在秦軍的身上,總有著一股子激昂的精氣神,這是唐軍所欠缺的。

    “我覺得羅成堪比劉裕、慕容垂,或北周之宇文邕。”

    劉裕和慕容垂不用說,五胡十六國之後,南北朝時代最強的兩個牛人,北慕容南劉裕,幾乎都是橫掃天下無對手之人。

    而北周的宇文邕也是個猛人,中原經曆五胡十六國及南北朝的幾百年動蕩,能夠重新一統,最大的功績者應當說就是周武帝宇文邕,這位皇帝十分了得,被權臣叔父擁立後,忍辱負重幾年,最後一舉誅殺宇文護,然後改革製度,繼續推行均田製,並改進府兵製,把軍權從那些柱國、大都督們手裏收回,他還滅佛,全麵強盛周國,然後一舉滅齊,若不是三十來歲就死了,哪有後來楊堅的什麽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