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400章 衍聖公(1/2)

作者:木子藍色字數:9192更新時間:2019-09-14 11:25:14

    魯郡,曲阜。

    曲阜原名魯縣,有八百多年的曆史,直到開皇十六年隋文帝楊堅改魯縣為曲阜,到如今。魯城中有阜,委曲長七、八裏,故名曲阜。

    曲阜,是儒家聖人孔子的故裏。

    皇帝率百官祭祀孔子。

    皇帝頒詔,封諡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這是一個很長的封諡。孔子在東周封諡尼父,孔子本字仲尼,尼父因此是一個敬稱。

    到西漢時,由災頻發,社會動亂,儒者梅福認為,這是由於未能妥善安排對於孔子的祭祀,因而上發怒。當時朝廷接受了梅福的提議,封孔子為商湯的後代,接續先王的祭祀。

    漢元帝曾封孔氏二支長孫孔霸為褒成君,日後便以褒成君食邑八百戶祭祀孔子,封諡褒成宣尼公。

    到東漢時,朝廷正式把孔子做為國家公神,其地位與社稷同等,並封為褒尊侯。

    北魏時,追封諡號文聖,稱為文聖尼父。

    北周時,晉封為鄒國公。

    到隋朝時,封諡為先師尼父。

    大秦立國後,以周公為先聖,孔子為先師。

    “孔聖當封王!”

    東漢封孔子為褒尊侯,北周封鄒國公,而大秦子決定給孔子封王。

    “文宣王!”

    同時給孔子的封諡也為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

    “從今起,全國每個縣都要建立文宣王廟祭祀孔子,每年春秋兩次大祭,每月初一和十五兩次祭。各地的各級學校,都要樹立孔子像祭祀。”

    皇帝這個時候提高孔子的地位,將他列為與昊上帝、社稷之神同等級的大祀,這種殊榮萬古唯有孔子一人而已。

    這旨意一出,連王珪等儒家門人都大為震驚。

    封王就不了,這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每一個詞都是萬古殊榮啊。

    而且還將之列為如此大祀,王珪等儒家門人都受寵若驚。

    文拜孔子,武拜關公。

    皇帝有皇帝的想法。

    羅成這般捧孔聖,目的當然還是要將新建的科舉製度穩固起來,儒家雖然在後世有不好的評價,但在古代,儒家其實也分很多學派,其中也有王霸派,後來備受詬病的理學派其實是要到宋朝開始,明清大興的。

    “為孔聖設從祀。”

    從祀,即配祀,孔廟裏不僅祭祀孔子,還選儒家先賢們陪同祭祀。

    皇帝欽定從祀者為四配,四配為顏回、曾參、子思和孟軻。

    四配在孔廟受奉祀的人物中,僅次於孔子,皇帝對四配皆追封為公,因此又稱四公、四聖。他們的塑像分坐於孔子像的兩側。依次為:孔子像東為兗國公顏回(複聖)、沂國公孔伋(述聖),西為成國公曾參(宗聖)、鄒國公孟軻(亞聖)。

    四聖之下,為十二哲。

    十二哲為孔子優秀的弟子和同代賢人,供奉於孔廟大成殿中,閔損(子騫)、冉雍(仲弓)、端木賜(子貢)、仲由(子路)、卜商(子夏)、有若(有子若),西側北起為冉耕(伯牛)、宰予(子我)、冉求(子有)、言偃(子遊)、顓孫師(子張)等。

    十二哲之後,則為先賢,再為先儒,祭祀孔子弟子以後曆代優秀的儒者,先賢七十二人,先儒八十一。

    “聖人,追封孔子為王,那其子孫?”

    “孔子之後爵號褒顯,世世不絕,其來遠矣。自漢元帝封其褒成君以奉其祀,至平帝時封其為褒成侯,始追封孔子為褒成宣尼公,褒成,其國也,宣尼,其謚也,公侯,其爵也。此後,又封為鄒國公,子孫也皆有封爵。”

    “朕崇尚儒學,尊崇先賢,故加至聖大成文宣王先師之號,務極尊顯之意。朕望後來者能繼奉吾誌,尊儒重道,不敢失墜,故朕決定加封孔聖之嫡係子孫為衍聖公爵,以後代代相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