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三章 報備(2/3)

作者:風中的失落字數:12540更新時間:2019-06-11 19:39:18

    捏在手中裝著五兩銀子的布袋,迅速到了同樣拱手的知事手中。

    知事當然能夠掂量出來銀子的多少,他的臉上露出不經意的笑容。

    “哪裏哪裏,他日高中,還要請你多多照拂啊。”

    知事同樣很自然的將布袋收進了寬大的袖口之中。

    接下來的事情就順利很多了,知事親自帶著吳宗睿來到禮房,親自去翻閱去年院試的資料,找到了吳宗睿的名字,在注引上麵做出了專門的備注。

    吳宗睿隻是默默的跟在後麵,幾乎就沒有怎麽說話,當然他的態度還是謙遜的。

    給予適當好處費的事情,其實是吳宗林提醒他的,告訴他到布政使衙門和巡撫衙門,都要特別注意,作為穿越之人,吳宗睿的悟性是很高的,馬上明白是什麽意思了。

    七品知縣,每月的俸祿折合約五兩銀子,九品知事,每月俸祿折合二兩銀子左右,按說吳宗睿拿出來二兩銀子就可以了,不過他絕非吝嗇之人,再說了,銀子本來就是拿來用的,不是存著的。

    給了知事五兩銀子,辦事的效率出來了,也不用操心了,從進入布政使衙門,到辦理完畢所有的事宜,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

    這樣的效率,其他生員壓根不敢想象。

    離開布政使衙門,吳宗睿迅速來到了巡撫衙門。

    同樣是巡撫衙門的知事,同樣是五兩銀子。

    巡撫衙門審閱注引,程序要複雜一些,因為巡撫衙門的禮房要發給考生帶有編號的考引,憑著這份考引,考生直接進入貢院,找到編號的考棚,參加鄉試。

    鄉試九月初進行,那時已經進入到深秋季節,早晚的氣候頗為寒冷,而考棚的編排,也是大有學問的。

    一般情況之下,最前麵的考棚是最好的,其次就是最後麵的考棚,排在中間的考棚是最差的。

    吃喝拉撒都在考棚裏麵,有些時候味道是很難聞的,兩頭的考棚,味道揮發自然快一些。

    更加關鍵的是,越是中間的考棚,考試過程之中受到的影響越大。

    巡撫衙門的知事以及禮房的司吏和典吏,很清楚這一點,他們異常熟悉貢院。

    有關係的考生畢竟不是很多,當然這些考生不用擔心考棚的位置,肯定是最好的,巡撫衙門的知事與禮房的司吏和典吏,絕不敢在這些考生的頭上做文章,他們會以最快的速度為這些考生辦理好考引,編排好考棚。

    至於說其他的考生,那就是發財的路徑了。

    一些多次參加鄉試的考生,明白其中的奧妙,巡撫衙門禮房三月份就開始報備和發放考引,不少考生三月份就來到巡撫衙門,他們或多或少都會帶著一些銀子,爭取拿到好的考棚,這樣對鄉試也有利一些。

    當然,禮房的司吏和典吏,也不會輕易放過這個發財的機會,他們會待價而沽。

    吳宗睿來到南昌府城的時間有些晚了,到了這個時候,沒有報備的考生幾乎沒有了,也就是說,考棚幾乎沒有好的,留下的都是最差的。

    巡撫衙門的知事走在前麵,不經意的開口詢問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