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勢驟變(2/3)

作者:風中的失落字數:7160更新時間:2019-08-09 21:24:35

    張獻忠攻陷漢陽府和武昌府,也是曆史進程中實際存在的,而且在攻陷武昌府之後,張獻忠也自立為王了。

    至於說孫傳庭,親手組建的秦軍,戰鬥力的確還不錯,但兵力上麵的巨大懸殊,讓他根本無法與李自成部抗衡,孫傳庭出潼關主動征伐,初期獲得了戰鬥的勝利,但後來大敗,逃至登城固守,李自成率領大軍攻陷登城,孫傳庭戰死。

    孫傳庭戰死之後,朝廷在中原再無抵禦李自成部的兵力,李自成勢如破竹,快速占領整個的中原,揮師北直隸。

    不過曆史究竟是不是按照原有的軌跡前進,吳宗睿沒有辦法做出準確的判斷。

    到了這個時候,吳宗睿麵臨的機會很多,可究竟往哪個方向發起進攻,或者說抓住哪一個機會,他需要做出決斷。

    這件事情,沒有任何人可以代勞。

    在吳宗睿看來,最佳的選擇,無疑是穩定內部,按照時間計算,李自成數月之內,就能夠平定整個的中原,接著發起對京城的進攻,登萊新軍坐山觀虎鬥,等到李自成攻陷京城,崇禎皇帝朱由檢在煤山自縊之後,率領登萊新軍,發起對李自成的進攻,如此情況之下,吳宗睿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掌控天下。

    這種選擇的弊端是,登萊新軍還需要回師剿滅張獻忠部,穩定南方。

    其次的選擇,是發起對後金的進攻,若是後金的皇太極病逝,則後金的權力係統陷入到混亂之中,登萊新軍趁此機會,越過遼河,大舉進攻,後金的八旗軍無力抵禦的情況之下,必定會收縮防線,登萊新軍能夠控製遼東更多的地方,進一步積壓後金的實力。

    這種選擇的弊端是非常明顯了,李自成一旦占領京城稱帝,天下的局勢有可能出現重大的變化,吳宗睿需要耗費極大的氣力,剿滅李自成部的同時,穩定天下的局麵,而且登萊新軍還要麵對實力強悍的後金八旗軍。

    最次的選擇,就是往南方發起進攻,登萊新軍進軍湖廣,力爭剿滅張獻忠部,穩定和掌控整個的南方。

    這種選擇的弊端就太多了,天下局勢大亂的同時,李自成部和後金的實力都得以保存,大明天下很有可能進入三國爭雄的局麵。

    吳宗睿的思慮基本成熟,但遲遲下不了決心。

    吳宗睿的選擇是,遼東駐紮的登萊新軍,穩定局麵,其餘的登萊新軍,集中精力剿滅李自成部,首先控製中原和北直隸,接下來,穩控了北方的登萊新軍,一鼓作氣,徹底剿滅張獻忠部,穩定大明的天下,至於說後金的滿八旗,按照吳宗睿的籌謀,登萊新軍牢牢的守衛遼東,八旗軍就不敢妄動,等到登萊新軍徹底穩控南北的局勢,就能夠轉而滅掉大清國了。

    這是吳宗睿的想法,但是不是能夠順利的實施,不敢保證。

    吳宗睿麵臨的最大難題,就是李自成部和張獻忠部力量的迅速壯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