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五十三章 定心丸(1/3)

作者:西風緊字數:13216更新時間:2019-06-30 14:21:43

    最近在金川門內外,每都有大量軍隊北行,車仗人馬的隊伍一直延伸到龍江港。

    將士們帶著大量的武鋼車,這種笨重的車輛、中原王朝從漢代就開始使用了;但而今明軍若隻在國內作戰,不會用這種拖累行軍速度的軍械。

    隻有北擊蒙古,將士們才會攜帶這種車輛!明軍不僅用武鋼車運輸輜重,而且為了在無所屏障的荒漠草原上、便於利用武鋼車來立營,防備遊牧騎兵的突襲。

    朝廷預計秋季進入韃靼人的活動區域,但在初夏的調動、京師便人盡皆知了。實在沒辦法保密,集結二三十萬大軍本身就是一件龐大的事……

    朱高煦並未親自率領京營官兵行軍,他還要等大概近兩個月才出發。

    他這幾都在武英殿忙著召見大臣,對朝廷決策中樞進行改革。君臣經常提到的詞是:貼黃、議政堂、內閣。

    在朱高煦離朝、禦駕親征的期間,朝廷諸事需要決策,須得一個臨時決策機製。

    永樂朝時,朱棣有時候也不處理奏章,太子朱高熾負責這件事;但本朝朱高煦的嫡長子瞻壑才幾歲大,顯然無法承擔此事,隻能依靠大臣。

    大概機製是以“議政堂”、“內閣”為主的決策程序。

    朝廷奏章幾乎都是走通政司,通政司將奏章收集好之後,先送到議政堂。議政堂設在皇宮西華門內的武英殿,以正殿、東西兩側的凝道殿和煥章殿為辦公區域。

    人員十一人,由六部、大理寺、都察院、通政司、守禦司、翰林院十一個衙門,各派一人當值議政。

    十一人先對當的所有奏章進行“貼黃”。宋朝的大臣寫了奏章意猶未盡,常在後麵貼黃紙寫上補充條款;但此時朱高煦把宋朝的舊事搬出來,卻不是為了補充,而是為了歸納概括每本奏章的內容……以便諸臣能更直觀地明白,究竟都有一些甚麽事。

    接著大夥兒挑出有異議的重要奏章,議政堂諸官員、便對這些奏章的處理方案進行表決。讚成人數最多的方案,將被初步采用。

    處理好的奏章,繼續往北送到武英殿的後院敬思殿“內閣”;而原來翰林院的內閣,已經被裁撤了。內閣六人,首次內閣大臣是五年任期,計有韋達、丘福、何福、裴友貞、呂震、王貴。

    內閣不能提出新的決策主張,但具有一票否決權。隻要他們其中一人對方略有異議,這件事便會被扣住、暫停執行。

    否定方略的人,必須寫出詳細理由;然後這份奏章將快馬向北遞送,徑直交到皇帝行宮,由皇帝裁決。所以內閣也不能隨意地否決決策。

    且馬上就必須作出反應的緊急事宜,內閣不能否決。是否緊急,先由議政堂了算;若內閣有異議,則內閣六人主張,隻要有三個人認為緊急,就當作緊急之事權宜處置。

    所有決策的奏章,“貼黃”的內容梗概和處理方略,都要記錄在卷宗上。每個月送到行宮,由皇帝查閱……

    整個“議政堂”、“內閣”大致設置之後,大臣們幾乎都明白:內閣的職權已經完全變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