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二十一章 渾水摸魚(2/3)

作者:西風緊字數:11478更新時間:2019-06-30 14:22:08

    齊泰、胡濙、夏元吉等參與了出題。朱高煦隨便挑了一份策問題目,反正內核都是一個東西。

    “朕承廣大之業,撫鴻盛之運,臨禦以來,夙夜惕勵,博求至道,以弘治化。而譚者類曰: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又曰:禮樂為國之根本,刑政為國之輔助,稽之於古,伯夷典禮,後夔典樂,見於《書》者尚矣。至於三代損益,緣人情而製禮,諧五音以成樂,至周大備……毋泛毋隱,朕將親覽焉。”

    文采還是不錯的,引用了很多典故,幸好有官僚幫忙,否則朱高煦寫不出這種文章。他還記得“以前的朱高煦”讀過的書、字也寫得很好,但要在飽讀經書們的貢士們麵前寫文章,很容易貽笑大方。

    裏麵的“禮樂才是根本,刑政隻是輔助”言論,如果朱高煦寫的話提也不會提。隻不過其它幾份策問題目,都差不多。

    今年的會試,禮部選了八十四個貢士,所有的人就等著殿試之後,升級為進士,按規矩不會有人被淘汰。

    朱高煦親自批閱文章,他要讀八十四篇全是典故的文言文,有時候他自己也讀得一頭霧水,因為忘掉一些生僻用典之後、就搞不清楚文章想表達的意思。

    不過也無所謂,他們之間細微的文采和思想區別、朱高煦並不在乎。

    所以朱高煦隨便挑了幾份字寫得好、且紙麵工整的文章作者,作為第一甲,選了一個叫蕭時中的“書法家”為狀元。至於第二甲、第三甲的排列,就全憑大夥兒的運氣了。

    這種一念之間掌握他人命運的感覺,朱高煦不得不承認,還是很爽的。

    然而,其中還是有一份文章引起了他的興趣。原因很簡單,他從文人中看到了不同的聲音。這個人的名字叫劉鳴。

    朱高煦對劉鳴的文章內容,並不完全認同,但他瞧出了這個人的言辭與眾不同。劉鳴其中有一段,意思是每個人對聖人典籍、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並且隻是探索“明道”的參考;這種言論,不可能是理學的觀念。

    朱高煦首先想到了一句話: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接著他就聯想到了心學(陸九淵:學苟知本,六經皆我注腳)有類似的法。雖然寫這種文言文、朱高煦完全比不上士人,但他在大明朝讀了很多書,涉獵的典籍雖不能倒背如流,卻也知道個大概了些甚麽;所以他看出了這個劉鳴,可能信奉的是宋代心學。

    百家爭鳴時代的各家哲學,在千百年後的大明朝除了儒家、幾乎沒有傳人了。但儒家心學不同,產生的時間比較近,直到明朝也隱藏著不少追隨者。

    朱高煦在東暖閣裏,拿著這份文章一連看了兩遍,又坐在椅子上沉思了好一會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