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九十二章 東角門上(2/3)

作者:西風緊字數:10842更新時間:2019-06-30 14:22:35

    三人一起拜道:“聖上英明。”

    朱高煦心情漸好,便多了幾句話:“等朝廷得到更多的白銀,朕要下旨全國實行白銀管|製,以律法的形式規定私人不準收藏銀錠,銀首飾的重量也要有限製,嚴重違法者沒|收財產流放遼東。從日本國、大明各布政使司開采的銀礦,應全部用於鑄幣。不知到時候,那夏元吉對此有沒有異議。”

    高賢寧立刻道:“夏部堂不會反對鑄幣,因為沒有比寶鈔和鐵錢更糟糕的錢幣了。”

    朱高煦:“……”

    朱高煦想了想覺得挺有道理,以大明朝寶鈔的貶值速度、信用喪失,以及各種貨幣問題,全國早就應該經濟崩潰才對。然而自給自足的農耕經濟、以及實物稅收的製度,讓大明的經濟有種百毒不侵的特點,隻要沒有大麵積的災害、朝廷便能運轉良好。

    各種嚴重的經濟問題都扛不過來了,隻是鑄幣國策,戶部應該覺得沒甚麽要緊。

    這時齊泰道:“此次遠征日本國,朝廷應汲取元軍的教訓。當年元軍登岸後,主力大戰談不上戰敗。元軍的問題是進展太慢、無法以戰養戰,又沒有事先準備完備的糧道,以至於糧秣不足難以久持;之後元軍隻得退兵海上,又遇到了大風,方致慘敗。”

    朱高煦道:“齊部堂言之有理。”

    齊泰又道:“興師動眾、勞師遠征,談奇襲已不可能。臣主張,出兵前先準備好糧秣,可下旨朝鮮國,在釜山設立倉庫,限期準備好軍糧。官軍亦應先往釜山海運更多的火藥、炮彈等軍需。

    大軍登岸之前,先派兵占領壹岐島;接著在對馬島、壹岐島二地興建倉庫,以便在前線官軍缺糧之時、從最近的地方調運糧草。登岸攻打的地方,‘築前國’博多港附近仍是首選之地,此地離朝鮮國釜山鎮的海路最近,可保大軍糧道無虞。”

    齊泰稍作停頓,接著道:“不管戰場在何處,兩國終將一戰;官軍仍需先擊敗日軍主力,才能占據石見國。我朝出兵攻打,則可選擇有利戰場。臣認為築前國是最好的地方。”

    朱高煦很快便讚同:“照目前的形勢,確實要動武才能解決問題。主力會戰是效率最高的戰爭方式,時間也最短。咱們先準備戰事,也好讓日本國室町殿確認戰爭消息,有時間調集人馬。然後咱們將其聚|而殲之。”

    他想了想,又沉吟道:“周全萬良等在對馬島使用了大量火器,日軍能不能因此了解到、大明官軍的裝備和戰術狀況?”

    齊泰道:“室町殿是否重視這些具體情狀,臣等也不好猜度,不過日本國必定有人知情了。彼時官軍的戰船不多,無法將對馬島圍困,隻聚集兵力清剿了前港的倭寇船隻、以及宗氏守軍。一些日本船從後港、或是西邊的淺茅彎逃往本土,也是難以避免的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