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一十八章 禮法(2/3)

作者:西風緊字數:12790更新時間:2019-06-30 14:22:45

    “王貴,立刻傳召六部五寺、都察院、通政使司、翰林院的堂官,到此商議機要事宜。”朱高煦放下毛巾,立刻便道。

    王貴拜道:“奴婢遵旨。”

    朱高煦轉頭看向身邊的宦官宮女,道:“先下去罷。”

    “是。”眾人一起屈膝道。

    等了許久,大臣們陸續來到了隔扇內,行君臣大禮。朱高煦叫王貴把奏章拿下去,給大夥兒傳視。

    一般的題本進通政使司之後,內容是甚麽、可能大臣們比朱高煦知道得更早。但是盛庸這種統兵大將的加急奏報,通政使司不會耽誤時間謄抄,而是直接送達禦前、或內閣。所以讓大臣們先了解一下事情,還是有必要的。

    地方並不寬敞的東暖閣裏,鬧哄哄一片,文官勳貴都在猶自爭論。

    此事確實比較難搞,特別是文官們很糾結。文臣非常看重禮法上的名正言順,但是執著於名分、顯然又很可能擴大對日戰爭規模,也不是朝臣們的訴求。

    在文官們看來,靡費國庫徹底占領日本國毫無益處,離得太遠、耕地太少。其實朱高煦也持同樣的態度。

    戶部尚書夏元吉的聲音比較大:“日本國一直有人矯稱皇,並非今時今日之事。”

    另一個聲音生氣地道:“大明皇帝是子,那邊卻有個蠻夷敢稱皇,成何體統?”

    兵部尚書齊泰作揖拜道:“聖上之意如何?”

    大夥兒稍微安靜了一些。

    朱高煦尋思稍許,也不正麵回答,他道:“依照我朝禮法,皇名號確實不通。但或許朝廷應該多權衡實利,找到更妥善的法子。

    如果我朝能順利地在日本國駐軍,長遠看,兩國親善仍有很大的前景。今後日本國連國防都沒有了,國策也要看咱們的意思,往後還能想不到‘皆大歡喜’的辦法、解決分歧嗎?

    譬如海貿一旦全麵開通,貨物出入各國要收關稅,一紙法令就能決定很多事。一個沒有強大國家實力為後盾的地區,博弈的餘地不可能太大。

    而咱們大明朝是禮儀和睦之邦,不是元朝那樣的蠻夷政|權;諸位愛卿都是道德高尚、悲憫人的正人君子,不喜殺|戮。我朝並非一定要用、恐怖和毀滅的粗|暴手段。

    常給日本國權|貴留點活路,甚麽事情才好商量,不用動不動就玉石俱焚,對大家都沒好處,更無法彼此信賴。如果現在室町殿那些人實在不可理喻,總會出現識時務的人。”

    眾人一時間不知所措,尋常都是臣子吹捧皇帝堪比堯舜,皇帝恭維大臣倒不常見。朱高煦的辭也比較新鮮,官僚們似乎還在琢磨其中深意。

    齊泰道:“臣有一權宜之計。據報偽皇並無實權,幕府將軍足利氏權力最高,偽號之事或可延後處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