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三十八章 終極新政(2/3)

作者:西風緊字數:12092更新時間:2019-06-30 14:22:52

    他稍作停頓,繼續解釋道:“如此有兩個好處,其一,礦銀為黑色,無法直接使用,精煉礦銀、非尋常地方可為,能降低貨船受海盜劫掠的風險。其二,無須在日本國設置風爐,製作木炭或煉炭(焦煤),減少派遣大明工匠,防止精煉技藝外傳。

    日本國的銀礦工坊,隻需采出黑色銀礦石,磨細、水淘、篩選即可,雇傭當地人即能辦到;據報隻要有糧食,便能獲得大量人力,而糧食除了從日本出雲國運調,還可以下旨朝鮮國定期供應。用‘吹灰法’分離銅、銀、金、硫,則在太倉完成。”

    朱高煦道:“茹部堂很精通呀。”

    茹瑺抱拳道:“臣原先在兵部任職,不過做工部尚書也有幾年了。”

    夏元吉道:“臣建議‘抄紙局’設廠,應在京師龍江港附近。海船可從大江入京師,何必囤銀於太倉?精煉出金銀後,又要運輸數百裏到京師鑄幣廠,豈非讓貪官汙吏、盜賊有機可乘?”

    提舉宋禮立刻讚成,餘者幾個人也附和夏元吉。茹瑺隨後也附議了夏元吉的主張。

    朱高煦便道:“言之有理。”他回顧左右,目光停留在夏元吉臉上,“有日本國銀礦、雲南自安南國水運礦產,鑄幣廠原料足夠了。而這幾年須用新幣充入市麵,朝廷的日子可能會好過不少。但是這種辦法不能長久,若無限製地不斷增鑄貨幣,而商品沒有增加,必定導致物價上漲,使得央行鑄幣、扣除成本後無利可圖;稅收管理以及對外貿易,也要預先部署了。”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

    朱高煦道:“從各國購進硫磺、蠶繭、棉料、糧食等原料,將大明貨幣流通到日本、朝鮮、安南、占城、真臘、暹羅、爪哇等地;再賣工業成品給各國,把錢收回來……一來一往,便能充足國內的物資商品。各國有很多矛盾,咱們可以先賣火器、甲胄、彈藥。”

    他看向錢巽:“專供出口的火銃,可在製作?燧石發火的火銃,有何進展?”

    錢巽道:“臣已照聖上旨意,著鐵廠下設各廠製作了……聖上請看卷宗圖紙,這種火銃沒有對接銃管,銃身更短,射程也一些,但在外藩依舊是利器。”

    朱高煦看向錢巽翻開的地方,頭也不抬地:“還得繼續改進鐵廠運作方式,力求大明出產的兵器‘便宜又可靠’,讓外藩仿製不如購進。還得繼續研製更犀利的火器,才能保持技術領先。”

    錢巽又翻了幾頁,指著上麵的一張圖道:“聖上,這是最近南署試做的擊發機關,隻能偶爾擊發成功,簧片撞擊火石的火花、常常不能點燃引藥。臣等正在鐵廠懸賞,從引藥配方、機關構造、簧片力道上,尋找新的法子。”

    朱高煦點頭道:“甚好。火繩發火可靠,隻要把火壓入引藥鍋、便能點燃,但是有很多弊病。首先是光線暗淡時暴露目標,其次要一直保持火種。最重要的是戰術上無法形成更密集的火力;風吹或軍士離得太近,容易誤燃引藥鍋。而隻要燧發槍製造成功、不依靠明火擊發,戰術也要因之變化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