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五十三章 白臉紅臉(2/3)

作者:西風緊字數:15756更新時間:2019-06-30 14:22:59

    郭薇忽然問道:“聖上剛沐浴過了?”

    朱高煦愣了一下,便道:“下午出了不少汗。”他確實沒撒謊。

    幸好郭薇沒有多言,她聽罷不再繼續追問了。她對朱高煦的私事管得很少,也不怎麽理會他有很多女人,大抵因為禮法的緣故。不過婦人排斥分享伴侶,似乎是本性,郭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恐怕隻是懶得去想而已。

    ……確定了寶慶公主與寧遠侯家的聯姻,朱高煦便將何福出任寧夏(銀川)總兵官的消息、透露了出去。

    因瓦刺部出現在河套地區,此次何福鎮守西北,主要是為了整頓防務,並把西蒙古諸部驅逐到漠北。

    按照曆朝曆代以來的經驗,隻要蒙古高原的遊牧民族、不能在漠南地區立足,特別是河套地區,他們便幾乎不可能襲擾中原王朝。即便是行蹤不定的遊牧騎兵,出兵也需要後勤;漠南的牧場和農業區,才是九邊防務的關鍵。

    東邊的韃靼諸部受削弱之後,瓦刺壓力驟減,有南進的跡象。但此時朱高煦對北征蒙古,已經毫無興趣了。

    蓋因北方東西連綿萬裏的草原大漠,打了一處,另一個又會冒頭;而北征的軍費糜大,朱高煦覺得,實在虧得慌。

    大明朝的北麵國防,從太祖到太宗時期,戰略思想一直在變化。而今朱高煦執政後,在初期有過一次禦駕親征,有延續永樂年間的戰略跡象;但現在他又逐漸形成了另一套方略。

    柔儀殿內,朱高煦對兵部尚書齊泰、出了自己的設想:“向北進攻的性價比太低,九邊應以積極防禦的方略為主。構築棱堡、衛所軍鎮,完整北麵防線;不定期調集機動人馬局部出擊、不讓諸部落在漠南立足;開發遼東,全麵占領遼東農墾區。同時分化韃靼、瓦刺諸部,盡力招安,對於願意和睦相處的部落,可開互市,向諸部交易茶、鹽、鐵等所需。”

    這時齊泰從懷裏掏出了一些東西,雙手呈送到桌案上:“這是臣為聖上謀劃的北麵方略,請聖上過目。”

    朱高煦伸手拿了過來,翻開了瞧。第一本卷宗下麵,還有一副圖,他便先看地圖。

    齊泰道:“聖上明鑒,北麵的防禦與作戰,朝廷首先應考慮充足的糧秣輜重供應。臣與諸臣商議後,建言朝廷著手修繕治理幾條水陸驛道。

    其一,從大江到淮河、淮河到黃河;黃河、渭河到西安的水運。這條水道,可以把京師的精甲、火器運送到關中。也能將中原、東部各府縣的糧秣軍需,運抵關中囤積。

    其二,繼續疏通大運河(京杭),則可以將京師的軍器、錢糧,水運至北平。

    其三,修繕從鳳翔府(寶雞)到寧夏中衛(中衛市)的陸路驛道。把囤積於關中的軍需,最終運抵寧夏(銀川)及河套地區的諸衛諸堡。

    同時治理黃河上遊水道,可將西北、寧夏等地的物資,水運至河套之地。如此以來,河套諸衛所,便能得到源源不斷的增援和補給,可保諸衛防務無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