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二十四章 火相親水(2/3)

作者:西風緊字數:12672更新時間:2019-09-06 23:38:58

    看了很久,朱高煦頓時有些感概,便轉頭大聲道:“大明朝以日月為國號,乃火相。”

    幾個文武紛紛附和。

    朱高煦道:“但不可抗拒的是,咱們接下來許多年,必須親水。這個時代的運輸器具,車、馬、舟等,隻有水運最省力最可持久。國外用海運,國內用河運,這是唯一能維持新政的法子。”

    他罷,忍不住又道:“朕這番話,要傳給子孫後人。”

    這時,隻見侯海已不知從哪裏拿到了紙筆,當場就記錄起來。侯海不願回營再記錄、難道是因為幾個時辰之後他就會忘了?周圍的幾個人都默默地看著他。

    大夥兒沿著河堤往東走了一陣,朱高煦見到南邊有挖出來的台階,他便帶著人下去,離開了這裏。

    回營後,朱高煦決定在此地駐紮兩日。因為附近一座倉庫,用於囤積從南方運來的軍用物資,他想親自去巡視一番。

    當然即便這條運輸線路有甚麽問題,朱高煦也是看不到的;官吏們肯定會拾掇掩蓋、好讓皇帝看起來一切都很好,下太平國泰民安。不過朱高煦也不是來挑刺的,他懶得過問太具體的事務,隻想了解一下大致的運作流程而已。

    大明十幾個省、一千多個縣,各項事務多不勝數,朱高煦過問一兩件事起不到任何作用。到目前為止,大明君臣最有效的統|治辦法,一是整頓吏治、選擇有才有德的有誌青年掌實權,二是製定符合實際的方略、法令,別的事作用都不大。

    不料,此時另一件事又有了進展。

    離京之前,朱高煦下了一道聖旨,著西北的何福派人去哈密衛,將忠順王(蒙古肅王)知道的情況、有關韃靼殘部的事,陳述於書麵遞送朝廷。

    何福的信使這會兒就到了,徑直送到了皇帝行營中。來回數千裏的路程,事情卻辦得如此之快,可能還是因為、皇帝親自過問的事,沒有人願意怠慢。

    忠順王知道大明皇帝親自垂問,把很多事都徑直抖露出來了。

    韃靼殘部中有幾個重要人物,一個是蒙古國丞相之一脫火赤,一個是本雅裏失汗的未婚汗妃阿莎麗。另外還有個孩兒,乃阿莎麗與本雅裏失汗生的蒙古王子。

    阿莎麗剛到哈密衛時,謊稱染上了花,隔絕在屋子裏數月之久。瓦刺軍襲擊哈密衛、撤軍之後,脫火赤才主動告訴了忠順王,阿莎麗並未染病、而是秘密生孩。韃靼人之所以隱瞞,是為了孩子安危。

    忠順王的叔父、被之前的蒙古大汗鬼力赤殺|害了,叔母先被鬼力赤霸占,目前又被阿魯台霸占。脫火赤等人許諾忠順王,隻要能回到韃靼部落,便釋放歸還忠順王的叔母。而今大明朝廷已同意韃靼殘部借道,忠順王自當交出韃靼人、並由大明官軍護送東行。

    朱高煦看完了信件,愈發覺得這件事有點不太對勁。他立刻召見中軍文武,前來議事。

    文武六人陸續到來,並傳閱何福用快馬送來的奏章。

    朱高煦開門見山地道:“本雅裏失汗果然有親生兒子,就在哈密衛;咱們以前推測,阿魯台稱臣受封、是為了營救蒙古王子,大概沒有猜錯。如此一來,阿魯台想扶|植科爾沁人為大汗的消息,便十分蹊蹺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