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三十三章 尋訪(2/3)

作者:西風緊字數:12128更新時間:2019-09-25 02:59:36

    朱高煦知道高賢寧的家就在濟南,臨行時便開了個玩笑,是“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不過大軍並未在此地停留,繼續東行,直去濱州。

    之前朱高煦想起唐賽兒這個人物時,便確定了這次的行程。

    他知道唐賽兒是濱州南邊某縣人士,因為當年他奔波於生計時、來過山東濱州。他印象比較深的地方,便是黃河大橋旁邊有一座很大的雕像、即唐賽兒的像。隻不過現在黃河不在此地,而在南方,唐賽兒這個人也無人知曉。

    因為唐賽兒在後世、成為了反抗反|動封建統治的英雄,所以地位很高。然而立場決定心態,如今朱高煦變成了大明朝最大的封建統治者,對於意圖破壞他統治的人、當然沒有好感。

    明朝的州縣太多,朱高煦平素並不會特意去某地巡察,這次不過是因為想起唐賽兒生活過的地方、就在附近,一時興起想去看看,起義軍首領的土壤是甚麽樣子。

    大隊人馬從濟南城北麵,走了七才到達濱州城。但朱高煦沒有進城,率軍繼續往南又走了十來裏路,前鋒斥候發現有一片湖泊,於是朱高煦下令大軍駐紮在湖泊東岸。

    前鋒將軍給村民們發了錢,然後把一個村莊征用了,將士們便圍著村莊修建藩籬軍營。朱高煦等人抵達軍營後,他便住進了村子裏的夯土瓦房裏。

    濟南城三司的官僚們、濱州知府都顯然很關注皇帝的人馬,但是他們又不敢在皇帝跟前違反邸報政令,擅自前來犒軍。很快濱州知府率令一眾官吏,仍是輕裝簡行來了中軍,請旨要為大軍準備糧秣。不過朱高煦拒絕了,大軍根本不需要山東地方官府提供軍糧,過陣子大夥兒到了海邊,從南方來的官船就能為軍隊補充糧秣;之後進北平布政使司地界,那便更不缺補給了。

    朱高煦告誡知府,應立刻停止以各種名目征調壯丁徭役,政令三年不得改變。

    次日一早,朱高煦便帶著隊隨從、以及濱州的一個官員離開軍營,沿著土路在周圍察看。段雪恨在馬隊裏,把韃靼汗妃阿莎麗也帶出來了,朱高煦也沒管她們。

    土路還算寬敞,看起來可以行車,不過沒有鋪磚石,灰塵很大,連路邊的樹枝樹葉上也裹著一成泥。朱高煦等人騎馬慢行,他看到四麵的村莊都很破敗陳舊,但時不時能看到白煙繚繞,聽到雞犬之聲,一切都很寧靜。

    至少在今年朱高煦親眼看到的狀況,當地並無動蕩起義的跡象。

    大夥兒遊逛到了中午,忽然聽見附近的村莊裏傳來了吹吹打打的聲音。朱高煦駐足觀望,身邊的文官侯海馬上道:“聖上,此乃道士的樂器,那邊有白事。”

    朱高煦瞧了一陣,便回顧左右道:“備一份禮,咱們去趁一頓午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