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四十五章 沃土(2/3)

作者:西風緊字數:8190更新時間:2019-11-03 06:56:57

    

    不過在叫人召見雞兒前,朱高煦再次審視了一番自己的想法。

    

    這些天朱高煦對福餘衛的方略,想到了兩個可以選擇的法子。

    

    其中之一便是保持福餘衛的位置,利用他們作為兀良哈部落、與科爾沁部之間的楔子,大明則在南邊呼應,對泰寧衛、朵顏衛進行南北夾擊。

    

    朱高煦有過這種強硬方略的想法,那是因為他感覺阿魯台、科爾沁部阿岱,已經與兀良哈人糾纏太深。既然無法再繼續和好,不如主動打擊。

    

    但此略有些副作用,首先朵顏衛和泰寧衛的力量不弱,可以動員的騎兵亦不少,加上有日漸坐大的科爾沁部增援。大明發動這場戰爭,規模不會太小,勝負不論、耗費必定很大。而此役並非十分必要,既會進一步增加軍費、最近開支已經在不斷攀升,又會遭到大臣們的反對。

    

    最關鍵的是,大明朝就算打下這些地方,一時半會也不容易站穩腳跟,因為當地漢人人口太少。這樣的決策,當然得想以後怎麽辦,事情從一開始就得想到後麵,以免臨時左右為難。

    

    遼東大部地區,中原王朝已有很多年無法直接掌控。從宋代起數百年間,契丹、女真、蒙古輪番占據這片土地,基本沒有漢人甚麽事;元代自不必想,北方都是蒙古人的勢力。

    

    大明勢力進入遼東,則是洪武年後的事。明軍打擊元朝在遼東的殘餘力量,前後進攻數次,然後強行遷徙軍戶屯田,才有現在的遼東都司、奴兒幹都司、大寧都司的存在(大寧都司已名存實亡)。其中漢人人口最多的便是遼東都司,但明軍直接屯駐的地方,在遼東地區目前剛到沈陽中衛、鐵嶺、三萬附近;人口也多是軍戶和流放犯。

    

    因此朱高煦不得不麵對現實,短期想真正占住吉林黑龍江這些地盤,可能遼東的人口不夠。最穩妥的還是漸進發展人口,逐步消化。

    

    朱高煦再次慎重考慮,終決定采用第二個方略。

    

    派宦官去召見雞兒將軍之後,沒等多久雞兒便來見麵了。舊院以前是高陽郡王府,郡王府的規模、當然與京師皇宮相差甚遠,人們進來麵聖,不至於走路也要走很久。

    

    雞兒執禮甚恭,先在門外叩首,然後進來又行大禮。因天氣日漸寒冷,門口已掛上簾子,屋子裏的火盆裏有暗紅色的木炭,讓室內的空氣十分溫暖。相對封閉而燥熱的空氣裏,雞兒將軍身上的濃烈氣味頓時撲麵而來。不過朱高煦知道他們的生活習俗就是那樣,也沒有絲毫嫌棄之意。

    

    朱高煦道:“雞兒將軍免禮。”

    

    他隨後便徑直說道,“朕對福餘衛已有安排。你返回駐地時,把聖旨帶回去。著福餘衛南遷,到泰寧衛南邊的土地上駐牧。三衛都換地方,你們到南邊後,泰寧衛的牧場便屬於你們;泰寧衛依次北移,到朵顏衛的地方;朵顏衛則接管

    

    你們的牧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