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章 太和山(1/2)

作者:莫問江湖字數:4748更新時間:2020-12-21 00:15:05

    江陵府乃是荊州首府,江陵城即是州城,包括荊州三司衙門、荊州巡撫衙門、荊州市舶司衙門等諸多實權衙門,都在此地,可謂是東南重鎮。又因為其南鄰大江,北依漢水,西控渝蜀,南通瀟吳,被稱作“七州通衢”。

    按照江湖上的地盤劃分,荊州乃是神霄宗的地盤,所以江陵府中也不乏神霄宗的旁支門派,其中以風雷派聲勢最大。

    李玄都與風雷派算是有些淵源,風雷派的老掌門性格豪邁且不拘節,有豪俠之風,與李玄都、胡良頗為投緣,交情不俗。後來老人死在陰陽宗的“鬼咒”之下,李玄都和胡良還曾上門祭奠,又引出了四大堂主逼宮的事情。

    風堂堂主公孫量,雷堂堂主孫少宗,雨堂堂主朱玉,電堂堂主左秋雲,各有算計,背後又牽涉到了神霄宗的內鬥,最後因為李玄都插手的緣故,風堂堂主公孫量、電堂堂主左秋雲、雷堂堂主孫少宗悉數身死,隻剩下一個雨堂堂主朱玉,也已是被降服。隻是後來又牽扯出了宋幕遮的身世,又有三玄真人在清微宗和正一宗之間左右搖擺的事情,最終還是顏飛卿出麵擺平。

    先在再回想起來,真是物是人非,不一個風雷派的內鬥,便是神霄宗的內鬥對於如今的李玄都來也不算什麽。當事之人中,李玄都已經名震下,胡良也回歸補宗,顏飛卿卻跌落了雲端,步了李玄都的後塵。

    世事無常,莫過如此。

    這次李玄都路過荊州,並不想再與風雷派有什麽糾葛,隻是聽宋老哥被安葬在了神霄宗的太和山上,所以隻是想登山祭奠一番。

    道門素有四山二島之,四山有“二二太”之,乃是道門四大仙山,分別是:正一宗的師山,神霄宗的太和山,太平宗的太平山,以及妙真宗的蒼山。二島分別是清微宗的東海蓬萊島,傳曾有上清靈寶尊在此講道,,以及慈航宗的南海普陀島,又要牽涉到佛道兩家的糊塗賬,雖然是慈航宗在此開宗立派,但道門仍舊是將其視為自家之地,而慈航宗也因此與道門各宗相交甚篤。

    神霄宗位於荊州境內的太和山上,相傳此地為上古玄武得道飛升之地,有“非真武不足當之”之,此地即是道門聖地,又是洞福地,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澗、十一潭、十池、十二洞、十一泉、十台、三瀑,其主峰柱峰如金鑄玉琢的寶柱雄刹蒼,素有“一柱擎”之美譽,柱峰周圍環繞七十二峰,峰峰俯身頓首朝向主峰,形成“七十二峰朝大頂, 二十四澗水長流”的壯觀景象。神霄宗在此開宗立派千餘年,貴為道門四大宗之一,除了代代被敕封為“師大真人”的正一宗之外,尤以神霄宗與曆朝曆代的朝廷關係最近,在本朝太祖皇帝時,神霄開派祖師被敕封為“清虛元妙真君”,當代宗主被封為“通微顯化真人”,太和山被封為“大嶽”、“治世玄嶽”,號稱“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嶽共朝宗”。

    世宗皇帝崇道,又對神霄宗大加推崇。

    隻是到了先帝穆宗皇帝年間,對神霄宗多有打壓之舉,雖然在敕封上相較於其他三宗並不遜色,但是與太祖皇帝和世宗皇帝年間的神霄宗相比,相差甚遠,尤其是先帝在位時,大力推崇正一宗,使得本就是道門祖庭的正一宗以一宗之力強壓包括神霄宗在內的其他三宗,神霄宗再無當初與正一宗分庭抗禮的鼎盛氣象。

    李玄都和秦素趕到太和山的時候,剛巧趕上了一場廟會,太和山上人流如織,通常是拖家帶口,半點看不出亂世氣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