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六十四章 蹴鞠(2/4)

作者:朕禦山河字數:9068更新時間:2019-06-05 21:03:17

    漢代執著踢蹴鞠的項處,最後因為勞累過度,吐血而死,可見對蹴鞠的癡狂。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因為頻繁的戰亂和異族的入侵,老百姓生活極為困苦,蹴鞠這項運動漸漸的沒落下來,成了沒娘的孩子。

    但到了大唐時代,因為國力逐步強盛,戰亂也逐步平息了,所以,蹴鞠這項和招人喜歡的運動再次興盛起來。

    而且,大唐的蹴鞠技術比漢朝時候的蹴鞠進步很多,首先采用八片尖皮取代之前的兩片皮,讓球體看上去更圓潤了。

    其次,把球殼內塞毛發改為放一個動武尿泡,噓氣閉而吹之,成為充氣的蹴鞠,遠遠領先世界其它各國。

    因為球體更加輕便了,所以,大唐的蹴鞠可以踢的更高,玩起來就更爽了。

    當然,李安發明橡膠足球之後,效果就更進一步了,內膽采用結實的橡膠材料,外層也是耐磨和柔軟的橡膠,如此,蹴鞠變得更加的輕便和好用,玩起來就更爽了。

    大唐最大的進步是女子加入到足球這項運動之中,不過,女子踢球是不需要球門的,以踢高和踢出花樣為能事,甚至都出現了技術高超的女球星了,青樓女子為了取悅客人,也都學會了踢球,而且,踢的還挺不錯。

    ‘蹴鞠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裏。’

    這是大唐詩人王維的詩詞,從前半句就能看出蹴鞠踢的有多高,居然比上的鳥兒還要高。

    詩聖杜甫的清明裏也有一句,十年蹴鞠將雛遠,萬裏秋千習俗同,這句詩充分明了蹴鞠的普及程度。

    還有陸遊的詩詞,寒食梁州十萬家,秋千蹴鞠尚豪華,還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

    這些名人詩詞都指出了蹴鞠在大唐王朝的普及程度,也正因為大唐百姓熱愛蹴鞠,所以,才鍛煉了大唐百姓的體質,讓大唐軍隊能夠戰無不勝,若不是藩鎮割據,大唐將士足以掃平下。

    大唐末代的時候,甚至連皇帝都沉迷足球運動了,唐文宗常常一個人爬上勤政樓,居高臨下的看人家踢蹴鞠和摔跤,這還算好的,之後的唐僖宗則親自參與蹴鞠和鬥雞,簡直就是一個市井皇帝。

    末代皇帝昭宗落難的時候,六軍都跑光了,隻剩下一群平時踢蹴鞠的紈絝子弟跟隨左右,可見這個皇帝平時都幹了什麽。

    大宋朝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時代,老百姓參軍的熱情比大唐弱了很多,但蹴鞠在大宋朝的發展卻沒有受到重文輕武的影響,甚至皇帝都喜歡蹴鞠這項運動。

    宋代著名的太尉高俅,就是靠著與宋徽宗一起踢蹴鞠,建立了良好的感情,這才平步青雲,成為大宋朝的太尉的。

    元朝和明朝的蹴鞠活動也還存在,但已經不是那麽受歡迎了,影響力大大降低,而到了大清朝的時候,蹴鞠幾乎完全消失了,清代的史書裏,幾乎沒有有關蹴鞠的記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