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六十九章 統一的執念(2/3)

作者:朕禦山河字數:8712更新時間:2019-06-05 21:04:25

    可若是每個諸侯國都這麽想,那麽,大規模的戰亂也就不遠了,所以,在整個春秋戰國時期,戰亂是極其頻繁和慘烈的,每一個國家的老百姓過的日子都非常悲慘,男子不是拚命的耕地種田,就是被征發去打仗,很多人還未成年就加入了軍隊之中,等到自己頭發都白聊時候,還沒有離開軍營。

    這種一生都在當兵和打仗的人生,顯然已經沒有了意義,但春秋時期的時候就是這樣的,在那個國林立的時代,為了各自的利益和生存需要,諸國之間都要進行極其慘烈的戰爭,從而讓下的所有百姓都難以過上安定的日子。

    而自從下一統之後,這種戰亂的情況就大大的減少了,盡管還會有戰爭和叛亂,但波及到的人口相對比較,並不會有太多的人因為戰爭而飽受痛苦。

    這便是統一的好處,同時,也是很多有誌之士立誌要一統下的原因,第一個統一下的是秦始皇,之後的朝代,出現了大量的大一統王朝,而所有的大一統王朝,都相應的比較安定,出現了中興和盛世的景象,各項科學家技術發展的極快,而在戰亂的歲月裏,則是根本就不會出現盛世的,因為諸國一直都在打仗,沒有時間和資源發展經濟和科技,國家的盛世也就無從談起,畢竟,盛世的標準是人口眾多和物資充足,人民生活富足而穩定,隻有滿足這些條件,才能被稱為盛世,而隻有大一統之後,才有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

    有人可能會覺得,若是各國都管好自己家的一畝三分地,都不要去侵犯別人,那不就可以了嗎?

    這種想法實在是太真了,因為隻要有利益的地方,就會有爭奪,任何一個國家的內部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在資源不足以發展的時候,自然就會想到侵略,在看到對方比較弱的時候,也同樣會想到侵略別人,從而逐步擴大自己的勢力,或者因為一些的矛盾而大動幹戈,總之,隻要是國林立的下,就一定會發生大量的戰亂,而在下統一之後,這種情況就會大大的減少,從而有利於人民的安居樂業。

    李曉露的提問,讓李安思考了很久,不是這個問題不好回答,而是要回答這樣的問題,需要考慮的非常清楚才校

    因為華夏的一統下,這個所謂的下,指的就是華夏九州和邊緣的一些土地,並不包括很遠位置的其它民族,若是把這些也算上的話,就已經超出華夏帝國所謂的下了。

    這不僅僅是地域大了一些,還包括文化和認同感的不同,華夏的下經過多次的大一統,早就已經形成了共識,那就是不論如何,下都必須統一,所有有誌之士都是這麽認為的。

    而在世界的其它地方可未必就是這樣了,很多民族並不具備這樣的素質,他們完全沒有下的概念,隻知道保護自己的私人利益,所以,也就永遠無法實現真正的統一。

    比如歐羅巴世界,擁有很多很多的國家,但就是沒有人能夠將這些國家全部統一起來,形成一個更加龐大的國家,地中海沿岸倒是有過幾個麵積比較龐大的國家,但因為結構比較鬆散,所以,與華夏的大一統還是有本質區別的,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因為他們的政權實在是太鬆散了,一旦遇到利益不統一的時候就會讓國家風崩離析。

    所以,後世國家最最細碎的就是歐羅巴世界,其餘地方的國家總體來,麵積總是比他們要大一些,尤其是華夏帝國的麵積是很大的,而形成這個的原因就是大一統的思想造成的。

    而歐羅巴世界,不但國家非常的細碎,在形式上完成統一之後,還有的國家要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脫離形勢上的統一,從而給這一地區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總之,因為那個地方的人都比較希望獨立自主,不願意形成統一,所以,不論如何整合都無法讓這一地區的國家完成形式上的統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